2012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寓言四则》导学案第三课时 智子疑邻 人教新课标版.docVIP

2012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寓言四则》导学案第三课时 智子疑邻 人教新课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心 爱心 专心 寓言四则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了解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及寓意。 3、通过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寓言寓意。 4、从不同角度灵活地理解寓意。 【知识链接】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自学导航】 1、借助工具书,将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diāo像( ) 庇护( ) 粘住( ) 何jù( ) jùn马( ) 塞上( ) 饶头( ) 爱慕( ) lǎ叭( ) 堕( ) 弦( ) 髀( ) 跛( ) 2、文学常识填空。 (1)寓言,用___________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__________,也可以是拟人化的____________。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__,它是一部_______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______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3)《智子疑邻》节选自___________,韩非,__________末期著名的_________家。 (4)《塞翁失马》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淮南王__________等编著。 第三课时 学习《智子疑邻》 【知识链接】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一、自主学习 疏通文意,掌握故事情节。 (1)疏通文意:对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共同解决。 (2)小组竞译 【合作探究】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并翻译句子。 ①智子疑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筑,必将有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暮而果大亡其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理解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生活中是否有“智子疑邻”的现象?请你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 【当堂训练】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