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专心   爱心   用心
大纲版第三册《病梅馆记》合作交流
1. 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提示:这一问题只是一个表面的问题,分析是要侧重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来考虑,不必作过于深刻的分析。
参考答案: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2.本文句句说梅,有没有言外之意?
提示:这一问题涉及文章的主旨问题,应当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深刻的分析。
参考答案:本文表面上句句说梅,实际上却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击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篇文章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已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 本文怎样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
提示:对于文章的写作手法的认识,应当结合分析主旨来进行,要内容充实,不能只讲术语。
参考答案:本文以“梅”比喻人才;以“文人画士”影射封建统治者;以经营梅花的商人影射投封建统治者所好的帮凶;他们“斫正”、“删密”、“锄直”,使梅变曲、变疏、变斜,象征着压抑人才,摧残人才,使正直的人才变成柔顺、驯服的奴才,从而造成“一人为刚,万人为柔”的统治局面。作者立志疗梅,则表现出珍惜人才、培育人才、改革社会弊端的愿望。他在《己亥杂诗》中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上大学士书》中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所恃者,人才必不绝于世而已。”这种托物发挥,从评析事物入手,以说明深刻道理的写法就是托物言志。这种方法可把精湛深刻的思想巧妙地寄寓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中。因为它具体,易使读者感知;因为它浅显,易为读者了解;因为常见,易被读者接受。运用这种写法,必须选准事物并显示物与志的联系。
4.作者通过病梅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主题与思想?
提示:分析文章主旨应当紧密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参考答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它的主旨其实可以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话来概括。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批判揭露的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可整篇文章并未出现“人才”,“统治者”等字眼。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下,这是难于从正面直接议论的,只好巧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实际上处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喻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
  然而作者以慨叹作结,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这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那么作者为什么会以慨叹作结呢?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另外,从《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统治者皇帝身上,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这体现了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虽然如此,但作者为改革沉闷的政治局面所体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也正是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5.《病梅馆记》与《己亥杂诗》有何异同?
提示:这是一个对比方面的问题,可以从形式、内容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热点话题32 食品安全.doc
 - 2012年高考语文 优秀作文《跋涉荒漠的士兵》(山东卷)素材 新人教版.doc
 - 2012年高考语文30天冲刺基础题热训(10).doc
 - 2012版九年级英语 unit 15同步练习 人教新目标版.doc
 - 2012年高考英语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福建特色.DOC
 - 2012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热点话题3 回复E-mail.doc
 - 2012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风筝》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2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0课《寓言四则》导学案第三课时 智子疑邻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2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2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最近下载
- 消防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docx VIP
 - 耳穴比赛题库二维码公布附有答案.docx VIP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docx VIP
 - (高清版)DB4406∕T 45-2024 《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范》.pdf VIP
 -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500题).pdf VIP
 - 《汉尚华莲汉服公司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20000字.docx VIP
 - 家庭中医保健按摩.pptx
 - DNVGL-ST-0126-2018 国外国际标准.pdf
 - QJ 10004-2008 半导体器件总剂量辐照试验方法.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