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相关解剖和影像表现课件.ppt

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相关解剖和影像表现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相关解剖和影像表现;宫颈癌分期;CASE 1 35Y 接触性阴道出血2周;CASE 2,67Y,绝经20年阴道出血50天;CASE 3;45Y 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余;CASE4;CASE 5, 女,33岁 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39y,反复肛门坠胀感5个月;正常宫颈4层结构;;;治疗;MRI检查的意义:并非诊断病灶,而是进行精确的分期 T2WI是肿瘤描述和分期最有意义的序列 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临床器官的受累情况;小 结;宫体相关解剖;正常MR表现;T1WI:宫体、宫颈和阴道呈均匀低信号,周围为高信号脂肪组织,子宫圆韧带及子宫骶骨韧带呈低信号 ;T2WI显示宫体3层结构: 内膜及分泌物-高信号 子宫肌内层(联合带)-低信号(薄) 子宫肌外层-中等信号 浆膜层—低信号(化学位移伪影) ;子宫内膜癌;临床与病理;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峰值年龄为55-65岁 临床表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并血性和脓性分泌物;晚期发生疼痛、全身症状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刮宫和细胞学检查,特别是在肿瘤早期 ;影像学检查目的 评估肿瘤侵犯子宫的深度、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转移——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 ;影像学表现; 如何判断子宫内膜是否增厚? 绝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0.9cm; 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0.50/0.4cm;结合带;子宫正常强化方式;绝经后;绝经前;分期; I期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IA 肿瘤侵犯深度1/2肌层 IB 肿瘤侵犯深度≥/2肌层 II期 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 III期 局部和(或)区域淋巴结扩散 IIIA 肿瘤侵犯浆膜层和(或)附件 IIIB 阴道和(或)宫旁受累 IIIC 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IIIC1 盆腔淋巴结阳性 IIIC2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和(或)盆腔淋巴结阳性 IV期 肿瘤侵犯膀胱粘膜和(或)直肠粘膜和(或)远处转移 IVA 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 IVB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MRI分期; Ⅲa期 肌层外缘连续性中断,子宫外形轮廓不规则 不完整 Ⅲb期 阴道受累 Ⅲc期 淋巴结转移显示区域淋巴结肿大 Ⅳa 期 肿瘤组织侵犯直肠或膀胱使正常低信号带 中断 Ⅳb 期 远处转移,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 Ⅰ期 肿瘤限于子宫体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Ⅲ期 肿瘤侵至宫外,但范围限于真盆腔 Ⅳ期 肿瘤侵犯膀胱、肠管或发生远隔转移;分期的意义——治疗方案;*;54岁,绝经2年余,阴道出血24天;(次广泛全子宫)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Ⅱ级),侵及子宫壁小于1/2肌层。 阴道断端,左、右宫旁及左、右宫角净。 (左附件)左输卵管慢性炎症。 左卵巢白体形成。 (右附件)右输卵管慢性炎症。 右卵巢呈萎缩性改变。 IHC:ER(+,20%),PR(+,30%),Her-2(1+),Ki-67(+,50%)。;59岁,绝经15年,阴道出血2个月;(IB期);绝经2年余,反复阴道出血半年余;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全子宫)子宫内膜样腺癌2级,侵及肌壁浅层(约1/2)并查见脉管内癌栓,肿物位于子宫体,未累及宫颈管。 阴道断端、左、右宫旁、左、右宫角未见肿瘤累及。 (双侧输卵管)慢性炎症。 (双侧卵巢)查见白体。 LN:左盆腔LN(0/8),右盆腔LN(0/11),左髂总LN(0/3),右髂总LN(0/3)均未查见转移癌。 免疫组化:CK(+)、CD34血管(+)、ER(+、90%)、PR(+、30%)、Ki-67(+、80%)、P53(+、20%)。;(II期);累及宫颈及肌层;女,42岁,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半;1.(子宫)混合型子宫内膜癌(部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部分为毛玻璃细胞癌),侵及浅肌层及宫颈管上段粘膜下层。 阴道断端及左、右宫旁净。 LN:左髂总淋巴结(0/8),右髂总淋巴结(0/4),左闭孔淋巴结(0/8),右闭孔淋巴结(0/5),左髂血管淋巴结(0/1),右髂血管淋巴结(0/3),左腹股沟淋巴结(0/1)未见转移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为纤维脂肪组织。 2.(双侧输卵管)慢性炎症。 3.(双侧卵巢)慢性炎症。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ER(+、40%)、PR(+、40%)、P53(+、95%)、Vimentin(+)、CK7(+)、CK20(-)、P63(-)、CK5/6(-)、Ki-67LI30%。;女-54岁 绝经5年, 阴道出血2年;(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