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财政收入属于预算外收入。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卖地收入占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30%至50%,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1.6万亿,地方政府成了高房价最大的受益者,也有足够的动力去推高地价。 所谓预算外收入,是指纳入地方财政的预算外收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和全民所有制企业掌握的企业专项基金收入。比如工商税附加、工商所得税、航道维护费、育林基金和企业更新改造资金等。 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47亿元,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30.6%;此后,在体制转轨和财政分权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1992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855亿元,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97.7%,到了2006年全国预算外收入总量已与3.9万亿元的国家财政收入不相上下。 预算外收入是否合理? 为什么? 如何规范预算外收入? 6 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 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地方财源建设 6.1 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 地方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物质保障。根据“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的原则,各级地方政府都就拥有与其事权相对应的财政收入来源。 按预算管理,预算内和预算外 按复式预算编制要求,经常性收入和建设性收入 按财政收入形式 地方税收收入 地方费收入 地方国有资产收益 地方转移支付收入 地方公债收入 一、地方税收收入 1.地方税的含义: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且收入归地方政府所有的税收。 地方税收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所以促进地方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始终是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标。 2.共享税中划归地方政府的收入 二、收费收入 1.种类 行政性收费:国家机关及其授权单位在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中,依法收取的费用,其实质是国家意志和权威的一种经济体现。 事业性收费:非营利性的国家事业单位及相关机构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时,依照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实质是对服务性劳动的部分补偿。 经营性收费:营利性单位向社会提供服务,在社会公共机构规制下所收取的费用,实质是对服务性劳动的全部补偿。 2.收费形式 3.费与税的区别 4.费收入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收费是对准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部分补偿。 意义:有利于社会公共设施的有效利用;有利于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消除负外部效应;有利于限制自然垄断。 三、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1.从其形成来源划分,包括经营性收益、非经营性收益和资源性国有资产收益。 2.从其初次分配的结果划分,包括企业留存收益和企业上缴收益。 企业留存收益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留归企业自行支配的国有资产收益。 企业上缴收益是国家凭借出资人身份从企业收益中分得的投资回报。 3.从其解缴对象分,包括中央收益和地方收益。 中央收益指归中央直接管辖的国有企业直接上缴给中央金库的国有资产收益。 地方收益是指归地方政府管辖的国有企业上缴给各级地方政府金库的国有资产收益。 四、转移性收入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性财政收入。 五、债务收入 地方财政债务收入是指地方政府向国内外举借的债务收入。 地方向国外借款收入 中央政府的国债转贷收入 六、其他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彩票资金收入 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6.2 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一、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衡量指标:绝对、相对 总体规模 地区规模 二、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结构及形式 分级收入结构 2009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及同比增幅(单位亿元,%) 东部地区 北 京 2026.8 10.3天 津 821.4 21.6河 北 1066.2 12.9辽 宁 1591.0 17.3上 海 2540.3 7.7江 苏 3228.6 18.2浙 江 2142.4 10.8福 建 932.3 11.9山 东 2198.5 12.3广 东 3649.2 10.2海 南 178.2 22.9 中部地区 山 西 805.8 7.7吉 林 487.1 15.2黑龙江 641.6 10.9安 徽 863.9 19.2江 西 581.2 19.0河 南 1126.1 11.6湖 北 800.4 12.7湖 南 845.0 16.9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北京17.08% 上海17.04% 云南11.31% 吉林6.76% 湖南6.53% 山东6.50% 河北6.26% 湖北6.23% 河南5.81% 西部地区 重 庆 681.8 18.1四 川 1174.2 12.7贵 州 416.5 19.2云 南 698.2 13.8西 藏 30.1 20.9陕 西 733.9 24.1甘 肃 286.7 8.2青 海 87.7 22.5宁 夏 111.5 17.4新 疆 38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