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缁衣》文字补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店楚简《缁衣》文字补释 ? 1、《缁衣》第12简云:“《寺(诗)》员(云):‘有德(原字上直下心)行,四国顺(原字上川下心)之。’”《注释》:“,今本作‘梏’。” 其中的“”字,上博简本《缁衣》亦如是作,其《释文》作“有觉德行,”李零云:“‘觉’,原作‘’,同郭店本,疑是‘’字,不是‘共’字。” \o [i]李零先生所言有点语焉不详,疑是笔误。此字今本《礼记·缁衣》作“梏”,《诗·大雅·抑》作“觉”,“梏”、“觉”古音同见母觉部,双声叠韵,音近而假。楚简本此字应释为“共”,金文作“”,楚简文字把所从的“口”演化为圆点,实即“共”字,在此读为“拱”,《集韵》:“渠竹切,音鞠,《广雅》:‘拱,法也。’”《集韵》所引见《广雅·释诂一》:“拱,法也。”《疏证》:“《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传》云:‘共,法也。’共读为拱。”渠竹切古音是群母觉部,与“梏”、“觉”二字为旁纽双声、叠韵,亦音近而假也。李零先生是否是想说“疑是‘共’字,不是‘觉’字”? 2、《缁衣》第16简:“伥(长)民者衣备(服)不改,容有常。”《注释》:“今本作‘从容有常’。” “”字就是《说文》中“夏”之古文“ ”,故此字当释“夏”,读为“雅”,二字古通用。“雅容”谓优雅从容也。 3、《缁衣》第17简云:“《寺(诗)》员(云):‘其颂(容)不改,出言又(有)丨,利(黎)民所信。’”《注释》:“末句‘又’下一字作‘丨’,疑为字之未写全者。”又曰:“以上引诗见于《诗·小雅·都人士》,但文字有出入。今本所引为‘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文字与今本《诗经》同。” 上博简本《缁衣》此处文字适残缺,仅存“所信”二字,从所缺字数上看,此处引《诗》也是三句。李零云:“郭店本‘出言有丨’,下字疑读‘训’。”并把简之缺文补为“[《诗》云:‘其容不改,出言有训,黎民]所信。’” \o [ii]李零先生所言甚是有理,“丨”并非是“字之未写全者”,而是一个完整的字,《说文》中有之,云:“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退。”(今读古本切,音袞)可知在古书中“丨”是个多音字,一读若“囟”,古音属心母真部;一音“退”,属透母物部。此处当读音“囟”,“训”是晓母文部字,二字准双声、旁转叠韵,音近可假。 不过,笔者另有看法。楚简本引《诗》之“出言有丨”,相当于今本《诗·小雅·都人士》中的“出言有章”,《笺》释此句为“吐口言语有法度文章”,是今本之“章”乃“法度文章”之意,因为“章”有“章法”和“文章”两重含义。窃以为“丨”音“囟”,此当读为“绚”,二字古音心晓准双声、同真部叠韵,音最相近。《说文》:“绚,《诗》云:‘素以为绚兮。’”段注:“逸《诗》,见《论语·八佾篇》,马融曰:‘绚,文貌也。’郑康成《礼注》曰:‘采成文绚,’注:‘《论语》曰:文成章曰绚。’许次此篆于‘绣’、‘绘’间者,亦谓五采成文章,与郑义略同也。”又据《集韵》:“紃,《说文》:‘圜彩也。’一曰条也。《仪礼》作绚。”《淮南子·精神训》:“以道为紃,”注:“紃,法也”,“章法”“法度”之意,是“绚”与“章”义同,楚简之“出言又(有)丨(绚)”即今本之“出言有章”也,“绚”与下句之“信”同真部为韵。如此解释,于音、于义皆圆通矣。 4、《缁衣》第22简云:“《公之寡(顾)命》云:……”,《注释》:“,今本作‘葉’。……《礼记·缁衣》郑注:‘葉公,楚县公葉公子高也,临死遗书曰《顾命》。’孙希旦云:‘葉当作祭,祭公之顾命者,祭公谋父将死告穆王之言也。今见《逸周书·祭公解篇》’(《礼记集解》)”。 首先说,今本之“葉公”确当如孙希旦所说作“祭公”。上博简本此字作两倒矢形。细审郭店简此字,其下部从“曰”,此可无论;上部实是从二“戈”,即“戔”之本字,只是其“戈”中间一斜弯笔写得过于竖直,下部的撇笔变为挑笔,遂与“矢”形相似,其实并非是“矢”。故此字当分析为从曰戔声,古字从“曰”、从“口”、从“言”常无别,故此字当即“諓”之或体,“祭”与“諓”旁纽双声、对转叠韵,音近而假。上博简本作二矢形,亦应是“戔”字之形讹,金文中“戔”字,皆是左右并列结构。“戔”、“諓”双声叠韵,读音相近也。 5、《缁衣》第24简:“教(原字上爻下言)之以正(政),齐之以刑(原字上井下土),则民有 心。”《注释》:“ ,此字待考。此句今本作‘则民有遯心。’” “ ”字从子亓声,此当读为“惎”,《说文》:“惎,毒也。”《小尔雅·广言》:“惎,忌也。”《诗·瞻卬》:“维子胥忌,”《传》:“忌,怨也。”“ (惎)心”即怨毒之心,文与今本不同。 6、《缁衣》第26简:“《寺(诗)》员(云):‘吾(原字上虍下壬)夫(大字之误)夫共(恭)且(原字上虘下又)俭(原字左章右僉),人不敛。’”《注释》:“以上诗句为逸诗。裘按:第一句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