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考历年申论题类型分析及备考技巧点拨.docVIP

上海公考历年申论题类型分析及备考技巧点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教藝術 第一講 課程介紹 宗教與藝術 什麼是宗教藝術? 佛教藝術的種類 圖像:佛陀、菩薩、天王、明王、弟子等 雕像、塑像、畫像、刻像、印刷品 材料:金、銅、鐵、金屬、石、泥土、木、漆、絹、麻、紙等 研究佛教藝術的方法 了解不同時代和地區的作品 外觀的分析、了解 風格、製作方法 特色、意義 佛教起源和傳播 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 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 迦批羅魏國王子--現尼泊爾南部 三世紀成為國教十三世紀被回教徒滅絕 十九世紀再度傳回印度 一至七世紀向世界各地擴展 成為世界性宗教 第二講 佛教教義 宣揚眾生平等 修道得悟皆能成佛 注重修行的方法 以「中道」之法修行。 「四聖諦」;即四個真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它的核心是宣傳整個世界和全部人生都是無邊的苦海。「苦諦」講的是現實存在的種種痛苦現象。「集諦」是指造成痛苦的各項原因或依據。「滅諦」講造成世俗諸苦的一切原因都可以斷滅,從而超脫生死輪迴,達到無苦「涅槃」的佛教最高境界。「道諦」是講要達到「涅槃」淨境的理論說教和修習方法。 小乘、大乘、密教 小乘 大乘 自我覺悟hinayana 修持利他,普渡眾生mahayana 苦修、求證阿羅漢果 證得佛果 戒、定、慧 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 錫蘭、緬甸、東南亞 中亞、中國、韓國、日本 密教 吸收印度教和民間信仰 崇祀眾神 七至八世紀興盛於印度 唐朝傳至中國 佛教藝術題材與內容 佛教尊像分類綱要 桑奇大塔北門,本生圖 右脅出胎圖,7世紀,銅造鍍金 佛傳 雲崗外景 石窟 法隆寺鳥瞰圖,7世紀末,木造,日本 彩塑一舖,高176㎝,初唐,敦煌西龕322窟 大盧舍那佛龕 唐代(龍門)奉天寺,高2200㎝ 第三講 佛教造像的種類 佛 菩薩 天王 明王 弟子 羅漢 佛像的產生 大乘佛教於公元一世紀興起 膜拜佛像 佛像的內容及題材 如來部(佛部) 菩薩部 天部 羅漢部 明王 弟子部 密教部 佛教尊像分類綱要 佛部(如來部) 梵語Baddha--覺悟 上下四維、過去、未來、十方三世 現在世界--釋迦牟尼 西方世界--阿彌陀佛 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 未來佛--彌勒 鞏縣石窟內部 【千佛】 【三世佛】--橫三世、豎三世 佛的形像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釋迦牟尼頭像,岩石(片岩) 高40㎝,2世紀(東京博物館藏) 第四講 佛像的體姿 坐像 立像 臥像 跪像 佛像坐姿 釋迦牟尼佛與三寶如來佛 北魏 ,金銅,高26㎝ 五一八A.D.,Gimee 倚坐:樂山大佛 交腳彌勒,北魏 金銅彌勒菩薩半跏思維像 三國時代,新羅(6-7世紀) 高83.2㎝(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佛說法圖,中唐,敦煌 阿彌陀佛接引圖 釋迦如來涅盤像(臥像),絹本著色 1086年(日本和歌山金剛寺) 手印Mudra 釋迦如來印相 第五講 菩薩Bodhisattva 覺有情,道眾生 大士 上求菩提,下化眾生 菩薩立像,灰色片岩 一二O㎝,1-3世紀 (基本博物館,巴基斯坦) 觀音菩薩像,木雕彩繪 高二四一.三㎝,宋(12-13世紀) 大足觀音像,宋 聖觀音菩薩立像,石灰岩 高二四三.八㎝,唐,西元七O六年 (美國費城賓州大學藏) 寶冠上有阿彌陀佛像, 手持蓮花或淨瓶 觀音像圖,壁畫,灰泥彩繪 三一二x二六五,七一一年 日本法隆寺 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石灰岩 高一OO.八㎝,唐(8世紀初) 佛教所說【十方】的具體化 六觀音、七觀音、千手觀音 不空羈索觀音等 十一面觀音菩薩坐像,麻布著色 一四二.五×九八.八㎝ 五代—北宋,十世紀,敦煌莫高窟 千手觀音,南宋,四川大足石窟 千手觀音 彩塑,元代山西平遙 雙林寺 第六講 不空羈索觀音坐像圖,絹本著色 84×64.6㎝,敦煌,莫高窟 五代~北宋(10世紀) 文殊菩薩 又稱【文殊師利】 山西省五台山為揚道場所 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內證五智)、八髻文殊等 大足北山第一三六窟文殊菩薩 □ 高219㎝,像高90㎝,南宋□ □ 普賢菩薩 四川峨眉山為道場 【法華經】--【女人往生】 若有人誦讀「法華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 普賢菩薩石雕,南宋 大足山北第一三六號窟 梵天Byahman 又稱【大梵天】 欲界、色界、無色界 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等 梵天像(遊戲坐像) 梵天立像,木造,彩色塗金玉眼 像高一七一.五㎝,12~13世紀 日本奈良興福寺 帝釋天 住須彌山 古印度神話之神 佛教護法天神 帝釋天立像,木造,彩色塗金玉眼 像高一六六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