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术治疗鼻窦真菌病临床分析.docVIP

鼻内镜术治疗鼻窦真菌病临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鼻内镜术治疗鼻窦真菌病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窦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治疗的鼻窦真菌病患者62例,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41例治愈,占66.13%;17例有效,占27.42%;4例无效,占6.45%。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P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真菌病;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05.027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普及应用,鼻腔鼻窦的CT检查也相应增加应用于鼻腔鼻窦疾病的诊断,鼻窦真菌性疾病被发现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1]。现将本院2005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鼻窦真菌病62例,经鼻内镜术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鼻窦真菌病患者62例,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30~56岁,平均(40.26±8.76)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02±0.85)年。   1.2术前症状鼻窦真菌病患者一般症状与慢性细菌性鼻窦炎或鼻息肉相似,表现为鼻塞、头痛、头昏、脓涕及面颌部肿胀感,症状的表现主要与所侵犯的鼻窦、病灶的范围及真菌的侵袭力有关,抗生素及中成药治疗没有明显效果。回吸性涕中带血32例,鼻塞38例,患者面部肿胀3例,头痛24例,脓涕32例,嗅觉减退7例。   1.3术前检查术前鼻内镜检查鼻腔外侧壁膨隆15例,鼻中隔偏曲28例,钩突肥大及息肉样变21例,中鼻道见脓性分泌物22例。   1.4术前鼻窦CT检查包括水平位或冠状位检查,主要表现受侵犯窦腔内有散在砂粒状或絮状致密阴影,鼻腔鼻窦软组织密度影(CT值32~50Hu),上颌窦内密度不均,可见不规则稍高密度影或软骨性间隔样的高密度影(CT值320Hu),中央散在气体;本组病例中18例上颌窦内侧壁骨质部分吸收,余各壁未见骨质破坏征象;上颌窦受累36例,蝶窦受累6例,筛窦受累8例,额窦受累2例,上颌窦及筛窦同时受累者10例,38例有不同程度的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征象。由于CT影像无特异性表现,所以CT影像并不能作为确诊鼻窦真菌病的依据,目前临床上的不典型病例仅靠CT检查结果做出诊断是困难的,甚至会误诊。但CT检查结果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   1.5术前诊断根据患者术前病史、症状、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显示病变窦腔有钙化斑,一般可以术前明确诊断。但是,当术前鼻窦CT无特异性影像改变时,则容易初诊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或者鼻腔占位性病变。   1.6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全部行鼻内镜手术,其中10例经气管内全身麻醉,52例行表麻+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根据CT片中受病灶侵犯的鼻窦情况,分别行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开放术。术中须彻底清除黑褐色真菌团块和吸尽窦腔内油灰样分泌物,矫正妨碍中鼻道通气引流的鼻中隔偏曲、处理异常的中鼻甲。对于上颌窦病灶的清除,经常需使用70°鼻内镜及弯度较大的刮匙,使位于上颌窦前下方的病灶得以充分清除,对于器械难以触及的病灶,也可以使用弯头吸引器予生理盐水冲洗,将真菌团块冲脱吸出。本组病例中有40例患者术中窦腔内有黑褐色团块状物,有22例患者术中表现为窦腔含有油灰样分泌物。   术后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术后均予以鼻用局部类固醇激素喷鼻、术后换药及随访半年,鼻内镜换药中予清除血痂、囊泡及局部粘连,使术腔保持良好的通气引流,该组病例因没有窦外器官和组织的破坏,故未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1.7病理检查术中取黑褐色块状物行常规病理检查均可发现霉菌丝或孢子,取出的黏膜或水肿样组织病理检查均为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1.8疗效判定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鼻内镜检查见患者的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鼻内镜检查见患者的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基本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治愈+有效。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sVAS)对患者症状情况进行评价。在纸上划一10cm长的直线,直线的一端为0,表示症状改善满意;另一端为10,表示症状无改善,让患者根据自身感觉标记症状的位置。   1.9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62例患者中,41例治愈,占66.13%;17例有效,占27.42%;4例无效,占6.45%,其中1例患者由于鼻窦先天发育畸形,导致手术效果不佳;2例患者为鼻腔内真菌大面积残留过多而导致手术效果不佳;1例患者由于术后未进行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