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的概念
(1)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 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 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來,资 木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市于资本主 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2) 经济危机一般表现:①购买力下降,供给大于需求;②企业纷纷倒闭,业增加;③ 公众恐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Z中。
经济危机爆发原因
(1) 根木原因:资木主义制度的基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
(2) 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更加突出(供求矛盾尖锐)①贫富差距悬殊限制了社会 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②分期付款、银行贷款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 定性,供求矛厉更加紧张③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也是经济危机的重人隐患。
(3) 肓接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跌
(4) 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无法阻止危机大规模爆发。
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二、 大萧条的表现及特点,
1、 表现:股价暴跌;工厂倒闭;牛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2、 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3)破坏性强
三、 大萧条的影响
经济: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対经济的T预。
政治: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争夺国 际市场,不仅加深了危机,而且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人战迫在眉睦。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
(1) 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吋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2) 在经济发展过程屮,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牛产关系,确
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3) 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牛活相结合。
(4) 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牛:,共同采収
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
(5) 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丿
市场调节与国家丁预相结合。丿
二、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
1、 背景(1)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延续传统的口由放任的政策,不能解决经济危机.
(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 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主要内容
项目
主要内容
整顿金 融业
下令银行停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宣 布禁止兑换黄金和岀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饥荒; 成立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管理和控制。作用:恢复了银行 的信用,稳定了民心,为采取其它措施和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调整农
业政策
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规定国家向减耕 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复兴
工业
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该法 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 权利,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 产的各个坏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H生产;并由国家干预、 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举办救
济和公
共工程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等机构;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 兴办造林、土壤保持、筑路以及皿纳西河流域水利改造等工程。
保护劳
工权利
1935年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 共劳动标准法》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雇仰童工。
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
1935年《社会保障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是一?种牛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通过法律形 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卜?來,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捉F,对美国 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
影响:
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才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新政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是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T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 结合的休制,而且对以后资本主义批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 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來以国家干预及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