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髓增殖性肿瘤第十二章 骨髓增生性肿瘤 作者 :周晋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第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第三节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重点难点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熟悉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病理生理和辅助检查,预后了解第一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内科学(第9版)一、定义简称真红,是一种以获得性克隆性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Ns)。其外周血血细胞比容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高、脾大,病程中可出现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二、发病机制为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90%~95%病人都可发现 JAK2 V617F 基因突变。内科学(第9版)三、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表现头痛、眩晕、多汗、疲乏、健忘、耳鸣、眼花、视力障碍、肢端麻木与刺痛等症状。2.多血质表现皮肤和黏膜红紫,尤以面颊、唇、舌、耳、鼻尖、颈部和四肢末端为甚,眼结膜充血。内科学(第9版)三、临床表现3.血栓形成、栓塞和出血:血栓形成和梗死常见于脑、周围血管、冠状动脉、门静脉、肠系膜等;出血仅见于少数病人。4.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5.肝脾大:是本病的重要体征;脾大多为中、重度肿大,表面平坦,质硬,引起腹胀、纳差、便秘;若发生脾梗死,则引起脾区疼痛。6.其他:高尿酸血症,继发性痛风、肾结石及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病;皮肤瘙痒。内科学(第9版)四、实验室检查(一)血液红细胞计数增高至(6~10)×1012/L,血红蛋白增高至(170~240)g/L,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由于缺铁),红细胞比容增高至0.6~0.8。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白细胞增多至(10~3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可有血小板增多,可达(300~1000)×109/L。内科学(第9版)四、实验室检查(二)骨髓各系造血细胞都显著增生,脂肪组织减少,粒红比例常下降,巨核细胞增生常较明显;铁染色显示贮存铁减少。(三)血液生化血尿酸增加。可有高组胺血症和高组胺尿症。血清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12结合力增加,血清铁降低。EPO减少。内科学(第9版)四、实验室检查(四)基因检测多数病人造血细胞存在 JAK2 V617F 基因突变。(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确认是否有内源性红细胞集落形成。内科学(第9版)五、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1.主要诊断指标 : ①血红蛋白,男性>165g/L,女性>160g/L,或者血细胞压积,男性>0.49,女性>0.48,或者红细胞容积超过平均正常预测值的25%。②骨髓活检提示相对于年龄而言的全髓细胞高增生,包括显著的红系、粒系增生和多形性、大小不等的成熟巨核细胞增殖。③存在 JAK2 V617F 突变或者 JAK2 外显子12的突变。2.次要诊断指标:血清EPO低于正常值。主要标准②在以下情况不要求:如果主要标准③和次要标准同时满足,且血红蛋白男性>185g/L,女性>165g/L,或血细胞压积男性>0.55,女性>0.49。3. 诊断条件:符合3项主要标准,或前2项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则可诊断。内科学(第9版)五、诊断和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①慢性缺氧状态,如高原居住、肺气肿、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②大量吸烟使碳氧血红蛋白增高和异常血红蛋白病引起组织缺氧。③分泌EPO增多的情况,如肾囊肿、肾盂积水、肾动脉狭窄等或患肝癌、肺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子宫平滑肌瘤等肿瘤时。2.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见于脱水、烧伤和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致的血液浓缩。内科学(第9版)六、治疗(一)静脉放血每隔2~3天放血200~400ml,直至血细胞比容在0.45以下。(二)血栓形成的预防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50~100mg/d长期预防治疗。(三)细胞减少性治疗羟基脲;干扰素。(四)JAK2 抑制剂芦可替尼用于对羟基脲无应答或不耐受的病人。第二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内科学(第9版)一、定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而功能异常,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旺盛,约50%~70%病人有 JAK2 V617F 基因突变。二、临床表现起病缓慢,早期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做血细胞计数时偶然发现。出血或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可有疲劳、乏力,脾大。内科学(第9版)三、实验室检查(一)血液血小板(1000~3000)×109/L,涂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偶见巨核细胞碎片。聚集试验中血小板对胶原、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聚集反应下降,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消失。白细胞增多(10~3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半固体细胞培养有自发性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eg)形成,有利于本病的诊断。(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