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 硬质景观 (一)雕塑小品 (二)便民设施 音响设施 自行车架 饮水器 垃圾容器 座椅(具) 书报亭 公用电话 邮政信报箱 (三)信息标志 (四)栏杆/扶手 (五)围栏/栅栏 (六)挡土墙 (七)坡道 (八)台阶 (九)种植容器 花盆 树池/树池箅 入口造型 八 水景景观 (一)自然水景 自然水景的构成元素 (二)庭院水景 瀑布跌水 溪流 生态水池/涉水池 (三)泳池水景 游泳池 人工海滩浅水池 (四)装饰水景 喷泉 倒影池 (五)景观用水 给水排水 浇灌水方式 水位控制 水体净化 九 庇护性景观 (一)概念 (二)亭 (三)廊 (四)棚架 (五)膜结构 十 模拟化景观 (一)概念 (二)模拟景观分类及设计要点 第五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 第一节 居住区基本知识 一、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 二、居住区规划结构 三、居住区用地布局 四、居住区景观绿化的作用 1.1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 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1.2居住区规划结构 居住区规划结构: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居民的活动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四种结构: 居住区-小区-组团 居住区-组团 小区-组团 独立式组团 1.3居住区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用地,包括建筑基底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绿地 配建设施:与人口规模或与住宅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其它用地: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第二节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 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社会性原则 坚持经济性原则 坚持生态原则 坚持地域性原则 坚持历史性原则 二、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 总体环境 光环境 通风环境 声环境 温、湿度环境 嗅觉环境 视觉环境 人文环境 建筑环境  四、绿化种植景观 (一)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 (二)公共绿地指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 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 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 (三)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30%; 旧区改造宜≥25%; 种植成活率≥98%。 (四)院落组团绿地 (五)绿化种植相关间距控制规定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最小间距的规定 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六)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 (七)植物配置按形式 (九)绿篱设置 (十)宅旁绿化 (十一)隔离绿化 (十二)架空空间绿化 (十三)平台绿化 (十四)屋顶绿化 (十五)停车场绿化 (十六)古树名木保护 五、道路景观 (一)景观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宽度 (三)道路及绿地最大坡度 (四)路面分类及适用场地 (五)路缘石及边沟 (六)道路车档、缆柱 六 场所景观 (一)健身运动场 (二)休闲广场 (三)儿童游乐场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