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中国遥感的发展历程中国遥感技术的现状遥感技术的开发应用中国遥感技术的展望中国遥感的发展历程早期遥感探索312发展的里程碑发展的里程碑蓬勃发展进程在国际上还未形成遥感体系之前,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己经大量开展了航空摄影的非测绘应用研究及航空探测仪器研制,为我国遥感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 期 探 索1972年美国地球资源卫星的升空,推动了我国早期遥感事业的发展。一些先觉的专家学者率先投入我国的遥感事业,编译了《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地球资源技术卫星》、《环境遥感技术简介》等一系列书刊资料,及时的向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宣介.同时,着手研制先期发射的气象卫星接收站,以期利用中分辨率的气象卫星数据图像开展非气象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 届时遥感在我国己经形成了热点研究课题,一些单位相互联合进行了各种研究方向的航空遥感试验.如新疆哈密地质找矿航空遥感试验,除使用常规的航空探测技术外,首次进行了6波段热红外航空扫描仪,在岩性识别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此外,还进行了航空多光谱摄影试验,以及利用从美国引进的地球资源卫星图像,开展了海南岛富铁找矿遥感试验、华北地区断裂构造骨架分析研究和国产黑白红外、彩色红外航空胶片的试验。 我国遥感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腾冲航空遥感综合试验根据我国早期遥感的发展,于1978年开展了有16个部委所属的68个单位700余人参与的腾冲航空遥感综合试验.试验集我国最新研制的航空遥感探测器及航空胶片为一体,结合生物、地学各个专业学科领域,开展了系统的航空遥感试验.试验检验了航空遥感仪器的性能,获得了大量高质量的国产彩色红外、黑白全色红外航空影像及多波段航空扫描图像数据,取得了一批多学科高水平的遥感应用研究成果.试验历时3年,共完成了71个专题、取得了121项科研成果.通过腾冲航空遥感综合试验,展示了我国早期遥感的研究水平,推动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遥感事业的发展,开拓了遥感系统应用研究的领域,培训了大量遥感科技骨干队伍,奠定了我国遥感事业的基础.遥感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基于大量的前期遥感研究及腾冲航空遥感综合试验,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率先成立综合研究的遥感应用研究所起,各个部门逐渐成立专业化的遥感研究或应用单位,形成我国遥感蓬勃发展的局面。 国家的重点科技计划支持,推动了遥感应用的实用化.在遥感地质勘察、草场资源遥感调查、森林遥感调查与监测、资源环境遥感调查、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农作物遥感估产以及国土资源调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果。中国遥感技术的现状1、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初步建立我国已发射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风云系列)、海洋卫星、资源环境卫星等,初步形成了对地观测体系,并将形成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三大类卫星系列。此外,我国还成功发射了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和神舟宇宙飞船携带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IS)和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实现了对地球进行全天候观测。① 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初步建立我国已发射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风云系列)、海洋卫星、资源环境卫星等,初步形成了对地观测体系,并将形成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三大类卫星系列。此外,我国还成功发射了清华一号微小卫星和神舟宇宙飞船携带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CMODIS)和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实现了对地球进行全天候观测。② 全国卫星遥感信息接收处理分发体系初步建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在规模、能力、时效、业务化与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实现了一站多星、全天候、全天时、多种卫星相辅相成的准实时服务功能,是国际上接收与处理卫星数量最多的地面站之一成为国际对地观测网中有较大影响的重要一员。③ 数据录入、数据管理和产品生成高度自动化我国自行研制的MODIS数据接收系统是对EOS-AMl遥感卫星MODIS数据进行跟踪接收、信号解调、数据记录、图像实时显示,为地面应用系统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资料。④ 建立了中国空间信息网遥感技术的开发应用国家基本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气象卫星应用体系2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估运行系统区域经济宏观辅助决策系统中国主要的农作物遥感估产技术系统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建设 该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国1:25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二个部级服务系统,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及五个县级服务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4D(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库DQQ,数字专题地图库DRG和数字专题信息DTI)技术系统以及全国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系统。国家基本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气象卫星应用体系 气象卫星资料应用与服务工作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气象卫星资料已被证明在气象、海洋、水文、航空、航海、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环境保护、石油、工程建设及军事等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