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 7 卷 第 3 期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Voi . 17 No . 3
2002 年 9 月(514 ~ 524) PROGRESS IN GEOPHYSICS Sept . 2002
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与演化研究的新进展
任向文 吴福元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摘 要] 研究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与演化的主要途径是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探针研究幔源橄榄 岩的年龄、组成及其演化 . 目前多将岩石圈地幔划分为大洋型和克拉通型,并认识到,岩石圈地幔 的矿物相、成分、年龄在垂向上具有分层性;根据研究资料,目前已提出了以熔体抽取为岩石圈地 幔形成的主要方式,并通过交代、拆沉等过程使岩石圈地幔遭受改造 . 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成分 主体上是饱满的,与其上的太古代地壳并不协调,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岩石圈拆沉和地幔置换两种 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来解释岩石圈地幔成分的这种特点 . 人们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作了大量的研 究工作,然而,若要形成较为合理的解释,还需应用新技术(如,Re / Os 同位素技术)做进一步的工 作 .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与演化;类型
[中图分类号] P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90(3 2002)03-0514-11
近年来,随着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深入进行,大陆岩石圈地幔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 注 . 伴随着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大量不同地区资料的积累,人们对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和 演化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 . 本文初步总结目前在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与演化方面的新认识 .
1 大陆岩石圈地幔研究的主要手段与对象
由于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来研究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演化 . 特 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和岩石—地球化学探针技术为研究大陆岩石圈地 幔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大量信息 . 如:Seber 等通过地球物理手段,研究了地中海 Aiboran 海 盆及其周围摩洛哥北部 Rif 造山带和西班牙南部 Betic 造山带,提出该地区现今正在发生拆 沉作用[1],但由于地球物理场资料只能反映现今岩石圈地幔的状态,因而在古地幔的研究 中,不得不借用其它方法和手段 .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岩石-地球化学探针技术 . 该方法的研究对象是构造侵位的地幔橄榄
岩地体和幔源火山岩及其中的地幔岩捕虏体 . 橄榄岩地体中,有的是可以反映洋壳成分和结 构的蛇绿岩,有的却保留着陆壳与地幔的较为原始的过渡带的结构与成分特点[2]. 与后者类 似的橄榄岩地体是研究大陆岩石圈地幔及下地壳的对象,但是,由于其只产出于造山带,因 此,利用橄榄岩地体研究大陆岩石圈地幔在空间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 然而,由于软流圈的绝 热性和岩石圈地幔的难熔性,一般认为,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源于岩石圈之下软流圈与 岩石圈接触部位[3]. 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穿过岩石圈喷出地表的过程中,可能将携带不
[收稿日期] 2001-07-02;[修回日期] 2001-12-30 .
[资金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任向文,男,1976 年生,黑龙江省伊春市人,现为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石圈地幔 的研究 .
3 期 任向文,等: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与演化研究的新进展
· 5l5 ·
同深度的地幔样品—地幔岩捕虏体,这就为我们直接地研究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岩石圈地 幔状态及演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
研究地幔岩捕虏体,可以通过其地球化学特征、显微构造特点等获取地幔的信息 . 如近
年来发展起来的激光原位(in Situ)元素成分分析和 Re / OS 同位素技术 . 其中,激光原位元素 成分分析可定量分析矿物中元素浓度的分布状态,进而详细讨论岩石所经历的演化史;Re / OS 同位素技术可以确定岩石圈地幔的形成时代 . 在地幔发生熔融过程中,OS 通常是高度相 容元素,而 Re 是中等不相容元素,因此,Re 易进入熔体中,而 OS 主要赋存在残留体中,据 此,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确定地幔中熔体抽取的时间,即岩石圈地幔的年龄[3].
2 不同类型岩石圈地幔的区分及成分特点
2 . 1 Boyd 的分类方案
Boyd 于 l989 年提出了大洋型岩石圈地幔与克拉通型岩石圈地幔的成分区分方案 . 以 KaapvaaI 克拉通低温橄榄岩为大陆型岩石圈地幔的代表,以深成橄榄岩、蛇绿岩、阿尔卑斯 型橄榄岩为大洋型岩石圈地幔的代表,Boyd 提出如图 l、图 2、表 l 的区分方案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数字疗法行业白皮书.docx VIP
- 实施指南《GB_T28835-2012国际物流责任保险国际货运代理人责任险基本要素》实施指南.docx VIP
- 数字疗法白皮书2.0: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pptx VIP
- 新22J03 外装修-标准图集.docx VIP
-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政务服务优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docx VIP
-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 李宁品牌视觉识别VI手册.pdf VIP
- 全站仪和全站测量课件.pptx VIP
- 《中国数字疗法白皮书2.0》:从研发到商业全流程挖掘关键成功因素 _ 界面 · 财经号.pdf VIP
- FG公司诉刚果金)案终审判决.doc VIP
- 新解读《GB_T 28835-2012国际物流责任保险 国际货运代理人责任险基本要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