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的十大误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教育子女的十大误区   误区1:夸奖太多或太少   “你把你的脏衣服放到提篮里了?嘿,你干的太好了”!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父母们有时会把孩子变成受表扬成瘾的人。靠表扬鼓劲的孩子不会为了自己满意而追求实现各种目标,他会因很平常的杂事而期待别人的溢美之辞。否则,他就可能会不想去完成自己份内的义务。   过分批评也是十分有害的。如果只指出孩子是如何失败的,失败就会成为他的心理阴影。称赞和批评的比重应该是三比一。如果批评的比例太高了,夸奖就可能是不真诚的或过度夸张的;如果夸奖的比例太低了,那么,可能是太苛刻了。   要检查一下表扬的真实性。通常一句简单的“谢谢”就已足够了。还要考虑孩子的年龄。一个6岁的孩子学着擦窗子,即使擦得还有污点,也应当受到表扬;而对于一个干活邋遢的10岁孩子,则不应该这样,因为他可以干得更好。   误区2:把孩子当小大人一样看待   你的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从音像商店带回《终结者II》,“太充满暴力了”,你反对说。   “别的小孩都看过了!”他们争辩说,“我们举手表决,好,二对一,我们赢了。”   小孩子缺少像你那样的判断力和经验。孩子处于儿童时期,你的家庭越民主,孩子就会变得越霸道和越骄惯。   不要觉得每一条规矩都需要讨论。刚刚学步的小孩子更注重行动而不是说教,“因为我说要这么做”就是足够的解释了。当孩子逐渐长大,开始对规矩产生疑问时,这时就可以向他们解释。但是要让他们清楚最后还是你说了算。   误区3:发脾气   大孩子在打架,小孩子在吵闹,突然你大声地喝一声,孩子们马上被吓住了,但你已经失去了控制,可以稍停一下。到别的屋里,让你的爱人来解决问题。等到你冷静下来后,看着孩子的眼睛,然后严厉地对他们说话。要把喝斥留待紧急情况下再用。   通常你可以避免火气大发。如果孩子们在傍晚变得烦躁不安,可以事先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或准备一些有益健康的零食。   误区4:对什么都保持一致   孩子因受到罚站的惩罚而变得老老实实,不要变换你的策略,因为专家们说过要保持一致。但请不要把保持一致同一成不变混淆起来。在一个时期很成功的方法在将来就可能失败。下面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   (l)让孩子走开。可以让孩子到一个指定的椅子或房间里待着,以制止他的捣蛋行为。时间要随年龄而变化──2岁的孩子2分钟,4岁的孩子4分钟。   (2)取消他的特权。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责任而禁止他看电视、打电话或不让他出去玩。   (3)不理睬他的捣蛋行为。如果不能吸引你的注意,孩子的哭闹、怄气、吵闹行为就会自动停止。   要善于尝试一些灵活的规定,但要明确一些基本的规矩。一个11岁的孩子上学穿什么衣服是可以讨论的,但要旷课则是不行的。当孩子知道一些规矩是可以灵活的,对那些不能灵活的规矩他就会很合作。   不要忘记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对不起,它是一种相互尊敬,这能教育孩子学会在做了错事之后主动道歉。   误区5:把所有的孩子都同样看待   你不能让一个小孩子罚站,也不能让一个13岁的孩子一个人待着。孩子的个性,也对你的管教方法产生影响,对脾气温顺的孩子奏效的方法就可能对脾气倔强的孩子不起作用。   要因人而异地教育孩子。小孩需要一些限制以保证其安全,防止其吵嘴打架。对于学龄前儿童,则还要教育他们爱护公物,友好对人。可以问“别人把你的蜡笔弄得一团糟,你感觉如何?这就像你把妹妹的化妆盒弄得乱糟糟时她的感觉”。上学的孩子已经能懂得相互公平的道理。   误区6:不做任何惩罚   如果一个孩子看不到他的错误行为的后果,他就不会接受教训。惩罚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你做的公正,有人情味。惩罚要同他的违反家规联系起来。如果他因误了公共汽车必须让你送去上学,晚上就可以让他做一些额外的家务以补偿你失去的时间。   要让惩罚同他的错误大小联系起来。如果你的儿子星期五晚上回来晚了,那么让他星期六晚上待在家里老老实实是合适的,但“六个星期不许找朋友玩”则太过分了。   打孩子也许能暂时中止他的错误行为,但长期的肉体惩罚则适得其反。一个常挨巴掌的孩子不会学会自我控制,他只能学会害怕,以为一个大一点的人去打小一些的人是正当的。   误区7:扮演心理治疗专家   你的小姑娘狠踢她哥哥的玩具,大声叫喊她恨他。不要甜甜地问:“宝贝,怎么了?告诉我你怎么了?”这种过分心理式的问话是有害的。父母不愿因唠叨而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所以他们让孩子哭闹着走开。即使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防止孩子扯头发、毁坏玩具、扔食物的规矩也应该是有效的。   如果父母说话坚决,孩子就会听话。在解释之前要制止他们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如果你上幼儿园的孩子在打你,你要抓住他的手腕说:“你不能打妈妈,现在就住手。”然后再问:“你为什么不高兴?”   误区之8:错误地使用奖励   “别再把浴缸里的水往地板上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