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马观花历扬州有感(附原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扬州 》有感 ——秋枫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的梦想,对今来说,“腰缠十万贯”梦已经做到了。这篇文章题目本来应该是“扬州游记”,不过你为了夺人眼目,冠上“走马”两字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骑马”还是不现实的。我觉得标题有点不符合游记的要求,我想把马拉去杀了, 呵呵! 确切的说,“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扬州的美在古人眼里原是值得生死,”中国人称苏杭为天堂,那么扬州就是小天堂。 “烟花三月下扬州”,去扬州的最佳时节,自然是三、四月间。此时有细雨、有斜柳、有青草、有飞燕,才能读懂扬州的那份怡然自得,那份诗情画意。游扬州,三分看景,三分读史,三分吟诗,所以,你的文章里篇节间引用古诗作开场,然后再根据场景对古诗进行释义,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手法,如果你的文章里再贯穿另外一分心情,那更为绝妙了,常言道:自古苏杭出美女嘛,扬州无论男女都是阔脸盘,双颊必定有两驼嫣红,真好看,留一笔去看扬州佳丽俊男岂不更好? 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其间历经多少繁华,历经多少屠城的恶梦,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把才情挥洒此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杜牧之更是沉耽其间。走近扬州,人更敏感多愁,住在扬州,不禁想化作诗中片羽,留作千年的飞扬。 你说对吗? 扬州三处景点,堪称代表:瘦西湖、观音山和何园,三处景点无不人工与自然契合,只是一者更比一者体现人的创造性,也更失却原初的自然美。 清诗人汪沆曰:“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故应唤作瘦西湖。”生生把扬州最美的湖跟杭州西湖扯上干系,这下瘦西湖永远处在西湖的阴影之中,这也许是文人之祸。游瘦西湖,一般自“御码头”始,乾隆在此登舟游湖,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此四次接驾。现在是恶俗商奸仅把此定为“乾隆水上游览线”,呵呵!可见商人比文人对风景之愈加之词更为强烈。我想在描写瘦西湖时,一定要以“四桥烟雨”,“长堤春柳”为主线来描写更为恰到好处。 我想玩了水,自然要看看山了,湖中的“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岛屿,登高极目,全湖景色尽收眼底。有人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巧“借”: 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 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 观音山是扬州的制高点,观音山寺的佛像不同于一般寺院以释迦牟尼为主像,而以菩萨为主佛像,其中又突出观音菩萨,故名点,何惜乎小。 如此一来,再用你的妙笔再勾画一下此山,那扬州之美,绮丽妖娆的特色和与众不同更显然了。 何园名气很大,你在文章里只体现它是古典园林的代表,就记得一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最为简约概括。苏东坡书、郑板桥画点缀其间,你要在文章里表明此园还为书香之园。 扬州还有很多地方,比如古运河、文昌阁、天宁寺、史公祠、个园等等,饱含历史,实在需要细细品味才能读懂,如这般走马观花,只能看个皮毛。最好的办法,就是住在扬州,把“游”变成“逛”, 一直为“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所诱惑,我想有了玩的,有了看的,有了抒情的,能否顺便提一下扬州的小吃呢?特别是富春茶社的小笼汤包,味道不怎么样,倒是这吃法怪有趣的。你尝试过了吗?当地人教导我说,“吃小笼汤包要轻轻提,慢慢移,”这样才可以确保汤包完整的吃下去。才能得扬州的真情趣。 这篇游记,抒感多于描述,因为我总觉得,游记如果是流水帐,也不合乎文体的要求,简直是拍一部黑白失真的风景片强迫观众看。 好的游记,总是心情的散文,景总因情而变。读了《荷塘月色》那你最好别再跑去看荷了,那么,读了你的《扬州》篇我想也是同样的感觉,就是扬州也不要去了。。。。。 最好的游记,在你游览时“情”“景”交融那一刻的感动。 呵呵!请不要介意,我再班门弄斧了,其实真的要我去写,我是写不上来的,只是笨笔发表一点我简短的拙见,谢谢! 2009-5-28 00:53 走马观花历扬州 ——月君 第一次知道扬州,还是上小学时看<隋唐演义>,知隋炀帝为一睹扬州琼花风姿而修大运河,劳民伤财引发民愤而招致亡国,后观史书又得知乾隆六下江南六到扬州。从此,心里就对扬州生出一种向往,不知是一个如何绮丽妖娆的城市让几多帝王魂牵梦萦。终于在今年的阳春时节,圆梦了“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天帮忙,头天还是春雨霏霏,出发时已是艳阳当顶。进入扬州城区,从车窗向外张望沿途街景,心里默念出张祜描写扬州的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扬州的美在古人眼里原是值得生死相依的呀。 因时间匆忙,只能择其主要游览,所以第一站选了何园。这座私家园林为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姻亲何芷舫归隐扬州所筑,始称“寄啸山庄”,取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境,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园中除了与所有园林相仿的亭台水榭,花园曲径之外。还有极具特色的几处与众不同。一为楠木厅,全用楠木构建,古色古香,尘氛不入,内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