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321322BSB003-2019萱草栽培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 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21322BSB003—2019 萱草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Hemerocallisfulva 2019-06-16发布 2019-06-26实施 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品种选择1 3.种苗繁殖方法1 4.种苗栽植3 5 日常管理3 6.病虫害防治4 7.出圃4 8.包装及运输4 附录A5 附录B6 附录C7 前言 本标准的内容符合GB/T1.1—2009 的要求。 本标准由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江苏苏北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亦珂、程堂仁、潘会堂、王佳、郑唐春、李生、蔡勇、乔亚西、王李 亮。 I 萱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观赏萱草(Hemerocallis cvs.)种苗生产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园林绿化用萱草种苗的生产过程。 2.品种选择 根据生产地的自然环境及栽培条件,选择观赏价值高、性状稳定、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 生产。 3.种苗繁殖方法 3.1分株繁殖 3.1.1母株选择 宜选用生长健壮,具有6个以上饱满蘖芽的植株。 3.1.2分株时间 宜在春季植株萌芽前或秋季植株地上部分枯黄后进行。 3.1.3分株方法 挖出母株全部根系,清除枯叶,抖净泥土,按蘖芽与根系的相对着生位置纵向分离,以 每株具有2~3个蘖芽并带充足的肉质根为宜。 3.1.4植株消毒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浸 10min,于 阴凉处晾至茎芽表面不显水迹。 3.2组培繁殖 3.2.1外植体选择 宜选用幼嫩花序轴上带节点区段,取材长度0.5cm~1cm;或发育至:I cm~3cm 花蕾 的花托,取材长度0.5cm。外植体取材部位见图1。 常见园林绿化用萱草组培繁殖中外植体选择及培养基配方参见附录A。 1 图1外植体取材部位 3.2.2外植体灭菌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a)70%酒精浸泡10 s~15s; b)无菌水冲洗2~3 次; c)依材料幼嫩程度,用0.5%次氯酸钠灭菌10min~14min; d)无菌水冲洗3~4 次后接种到启动培养基上。 3.2.3启动培养 基本培养基宜选用MS,添加6-BA0.5mg/L~2.0mg/L,NAA0.01mg/L~0.5mg/L,蔗糖 30g/L,琼脂6g/L。pH5.8~6.0。 3.2.4培养条件 -2 -1 -2 -1 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40 μmol •m •·s ~60μmol •m •·s ,每天光照16h。 3.2.5增殖培养 当启动培养基上的丛生芽长至1cm~2 cm 时,分割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上,基本培养基 宜选用MS,添加6-BA0.5mg/L~3.0mg/L,NAA0.01mg/L~0.2mg/L,蔗糖30g/L,琼脂6g/L。 pH5.8~6.0。培养条件同3.2.4。 3.2.6生根诱导 选择发育至2 cm~3cm 高的丛生芽进行生根培养,基本培养基宜选用1/2MS,添加 NAA0.1mg/L~0.5mg/L 或IBA0.1mg/L~0.5mg/L。pH5.8-6.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