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致良知 1.良知: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良知者,心之本体。” ——《传习录》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大学问》 2.致良知: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传习录》 “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一方面是指人应扩充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实在地付诸行为去,从内外两方面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王守仁把良知与致良知纳入知行关系,这个理论在出发点上也是强调人把良知所知贯彻到行为实践,而因这个学说强调区分良知与致知,于是王守仁就不能像“知而未行只是未知”那样讲良知不致便不是良知。这样一来,他在晚年虽仍提倡知行合一,但反复强调的是良知人人本有,而不能致其良知。其重点不再强调知行本体的合一,而是强调知行工夫的合一,即知之必实行之。 四、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传习录》 五、王守仁“心学”的矛盾 1、王守仁哲学力图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与僵化的流弊,他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将儒家封建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 2、王守仁忽略客观的知识,只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在道德规范的形成上,又忽略了历史条件的决定作用。 3、阳明后学更产生了“虚玄而荡,情识而肆”的弊病,即任性废学,一切解脱。有些学者把王学流弊视为明朝灭亡的原因。 六、王门后学 以王守仁为代表并以其思想为宗旨而形成的学派,称为阳明学派。王守仁的门人较著名者有:钱德洪、王畿、王艮、聂豹、欧阳德、邹守益、罗洪先等,后来又分化为不同派别。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按地域将阳明学派分为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泰州学派等。同时,与阳明学有理论渊源关系的还有:李贽、刘宗周、黄宗羲等。 思考题 1、说明朱陆之争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的思想? 3、试论王守仁心学体系中的自我否定因素。 4、评价陆王心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章 陆王心学 第一节 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 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他从小就聪明好思。三、四岁时就 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这样深 邃的哲学问题。七、八岁,“举止异 凡儿,见者敬之”。他读古书,见“宇宙”两字, 别人解说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 宙。”他顿然大悟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在京师,“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后改建宁崇安县。经人荐任国子正,复除敕令所删定官。九渊当时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屡满,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光宗即位,他被起用知荆门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他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绍熙三年卒,谥文安。 一、心即理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与曾宅之书》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 ——《与赵咏道书》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阅读是对人生的最好奖赏.ppt
- 阅读教程第二版 蒋静仪 Unit 8.ppt
- 阅读理解专题一(猜词).ppt
- 阅读理解 --词义猜测题.pptx
- 阅读理解微技能与新题型特训对答案版周四.ppt
- 阅读理解微技能与新题型特训对答案版周十五.ppt
- 阅读引入一定用.ppt
- 阅读理解专题之一猜测词义(公开课).ppt
- 阅读理解综合篇.ppt
- 阅读理解猜测词义技巧.ppt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Staubli TX2-60L_(2).TX2-60L机械结构与设计.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Staubli TX2-60L_(6).TX2-60L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Staubli TX2-60L_(9).TX2-60L系统安装与调试.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Staubli TX2-60L_(11).TX2-60L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Fanuc R-2000iB_14.系统调试与优化.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Yaskawa Motoman HP20_(9).人机交互界面设计.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Staubli TX2-60L_(10).TX2-60L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KUKA KR AGILUS_(17).工业应用实例解析.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Universal Robots UR5_(16).UR5的网络与远程控制.docx
- 机器人控制系统系列:Fanuc R-2000iB_15.远程监控与数据管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