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及其预防 1.生物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 3.物理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物(radioactive contaminant):天然放射性污染物和人工放射性污染物 杂物(foreign material):食品杂物污染存在偶然性,近年来,我国的食品杂物污染事件呈现增多趋势。 内 容 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 (一)放射性核素 (二)食品中的电离辐射源 (三)环境中放射性核素向食品中的转移 (四)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五)食品的放射防护 二、食品的杂物污染及其预防 (一)食品的杂物污染 (二)食品杂物污染的预防 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及其预防 (一)放射性核素 核素(nuclide)是指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总称。 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核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位置上,互为同位素(isotope)。 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 放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自发的放出射线并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单位是贝可(Bq) 放射性核素的核数目或活度衰减到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作核素的半衰期(half life) 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 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 有效半衰期(effective half life)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α衰变:原子核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氦原子核)的过程称。α射线带正电荷,电离能力强,质量大,射程短,穿透力差。 β衰变:原子核自发的放射出电子或正电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转变过程,包括β-衰变、β+衰变和轨道电子俘获。β-衰变的射线是高速电子流,与α射线相比,它带电量少,电离能力小,穿透力强。 γ衰变: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后的子核可能会处于激发态,会放出?射线,释放能量,跃迁到低能态或基态。γ射线是高能光子,不带电荷,穿透物质的能力最强。 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粒子、质子和电子等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电离(ionization)、激发(excitation)、散射(scattering)和轫致辐射(bremsstrahlung)。 ?射线、X射线光子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而是将其能量的全部或大部分传递给带电粒子。其主要过程包括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和电子对效应(electron pair production)等。 电离辐射剂量 基本的辐射剂量学量(radiation quantity):是指一段时间内,电离辐射向单位物质转移或授予的辐射能量,其单位是戈瑞(Gy)。基本的剂量学量包括比释动能(kerma)、照射量(exposure)和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等。 放射防护量(radiological protection quantity):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为评估照射水平、控制健康危害,对受照射人体规定的一类辐射量。放射防护量包括器官剂量(organ dose)、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待积量(committed dose)、集体量、人均量和负担量等。 (二)食品中的电离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 大气层外的宇宙射线:3H(氚)、7Be(铍)、14C(碳)和22Na(钠) 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铀)系和232Th(钍)系的各级子代放射性核素及40K(钾),其中,人体内照射的主要核素是氡 食品中的天然辐射源:40K、226Ra、210Po 人工辐射源: 短期外照射的核素:医疗辐射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其剂量贡献约占人工辐射的98%,占人类总辐射的14%。 除X线以外,主要是半衰期小于100天的裂变产物及其子体,如95Nb(铌)、106Ru(钌)、54Mn(锰)和144Ce(铈)等; 长期外照射的核素:137Cs(铯); 短期内照射的核素:131I(碘)、140Ba(钡)和89Sr(锶); 长期内照射的核素:90Sr和14C 食品中的人工辐射源:131I、90Sr和89Sr、137Cs (三)环境中放射性核素向食品中的转移 1.向植物性食品的转移 2.向动物性食品的转移 3.向水生生物体内转移 浓集系数=生物体内放射性核素浓度/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 (四)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1.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外照射:人体暴露于放射性污染的环境(主要指大气环境),电离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称为外照射。 ?射线、X射线等穿透能力强的射线外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强。 内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VIP
- 【真题】河南省2025年对口升学(语文、英语)考试真题卷 完整版2025.pdf VIP
- 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pptx VIP
- 13.4.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展示课件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梦幻西游手游科举乡试会试答案大全 乡试答题器.pdf VIP
- QB∕T 5617-2021 单层床通用技术条件 .pdf
- 设备采购与管理作业指导书(设备采购类).doc VIP
- 2022 ASHRAE Handbook Refrigeration. SI edition标准原版完整.docx
- 教职工请假单(部门存根)(模板).pdf VIP
- 学校篮球比赛报名表的表格打印模板文档.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