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枣庄市山亭区城区总体规划
(2007年—2020年)
规划说明书
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
二00七年十二月
枣庄市山亭区城区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说明书
1、城区概况
1.1 城区基本情况
1.1.1 地理区位
枣庄市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属沂蒙山区南麓延伸部分,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o 14’00”——117o 44’20”,北纬34o 54’00”——35o 19’22”之间。山亭区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仓山县毗邻,南与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接壤,西部紧邻滕州市,北与济宁邹城市连接。山亭区南靠京杭大运河,西临京沪铁路、104国道和京福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1.1.2 自然条件
山亭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低山区,西部边缘有小面积山间冲积平原。山亭区共有大小山峰5000多座,海拔在150米以上的山峰有1234个,枣庄市最高的高山、摩天岭和抱犊崮三座山峰均在山亭区境内,区内山地丘陵地形占全区总面积的88.6%,山间小平原占9%。
山亭区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区,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和调节,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易旱,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晚秋易旱,冬季寒冷、雪雨稀少,年平均气温13.5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00——900毫米,全区降水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曾递减趋势,且变幅较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57%,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36.6千卡。
山亭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内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河流为分洪、泄洪河道,都属季节性河流,区内有较大河流52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有13条,分三个方向外流出境,年流量1.08亿立方米,是枣庄市薛河城河和郭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山亭区有水面积2万亩,地下水蕴含量1.04亿立方米。
山亭区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素有“天然公园”的美誉,旅游景点达30多处。境内鲁南奇峰——抱犊崮,山峦高耸,泉流暴泻,峰翠崖墨,柏苍松郁,云绕石崮,鹰旋崖间,人称“鲁南小泰山”,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与之相邻的双龙大裂谷国家地质公园自然风景区,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岩溶地质地貌景观,是全国少有、山东省独一无二的岩溶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和科学研究价值。山亭区内有枣庄市最大的人工湖——岩马湖,湖内山峰挺拔峻秀,山环山、水连山、峰奇石怪、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岩马夕照”是枣庄市的著名景观。
1.1.3 面积与人口
山亭区区域总面积1017.8平方公里,占枣庄市总面积的22.2%,辖8镇1乡1街道,255个行政村,48.6万人,城区驻地位于山城街道办事处。目前,2008年建成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
1.1.4 社会经济发展
山亭区建区以来,抓住改革开放和国家扶贫的双重机遇,全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2007年山亭区国内生产总值56.5亿元, 人均纯收入4136元,
1.1.5 历史沿革
山亭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山亭属古滕国;春秋时期为小邾国都城所在地;战国时期属齐之滕国,后属楚国;三国时期属魏国;唐朝属河南道;宋朝属滕县;明朝先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清朝属兖州府之滕县。1983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滕县的8处乡镇和原枣庄市齐村区的6处乡镇合并而成,成为枣庄市辖县级区。
自1983年成立以来,山亭区的城市建设是在历次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下展开的,在过去20年中,山亭区共开展过两轮城市总体规划,1985年进行了第一轮总体规划,第二轮总体规划于1997年编制,第三轮总体规划于2001年编制,在以上三轮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下,山亭区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功能分区和景观面貌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也有了长足进步。
1.2 城区发展的区位分析
1.2.1 宏观区位条件
从区域发展的宏观区位来看,山亭区地处的鲁南地区,随着山东省省域综合交通网络(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步建成,鲁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如果能抓住机遇,依托原有的经济条件,迎头赶上,改变目前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城镇建设状况是完全可能的。
1.2.2 区域城镇体系
从山亭区所处的枣庄市域城镇体系的范围来看,枣庄市市域已形成中心城――县级市、区――建制镇(乡)三级城镇结构,山亭区位于枣庄市北部,滕州市东面,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必将给山亭区带来现实的发展机遇。
1.3 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1.3.1 有利条件
1.3.1.1 劳动资源优势
山亭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山亭区,必将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
1.3.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