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肥胖的运动治疗 周君一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1年1月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减重方法(勤动腿)。运动配合饮食治疗减重效果更好。在使用减重药物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运动和饮食治疗的配合。 肥胖的相关知识 肥胖概述 概念: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1948年WHO将它列入疾病分类名单 古代人士对于肥胖的看法 《饮食鉴》(元,朱丹溪)指出 卷彼眯者,因纵口味,五味过之,疾病起……;山野贫贱,淡薄是谱,动作不衰,此身亦安 《寿世保元》(明,龚延贤)指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得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生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动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膈太和,以臻遐龄。……人之可畏者,衽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过也 饮食因素与起居作息对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肥胖为患是一种过食之罪 脂肪细胞的分类 白色脂肪细胞:血管、神经不发达 白色脂肪细胞的来源有三个: 食物中的脂肪 在肝脏由葡萄糖合成的脂肪 由脂肪细胞自身利用摄入的葡萄糖和脂肪酸合成的脂肪 棕色脂肪细胞:血液供应丰富,含有大量的细胞色素,呈棕色,特性是可以产生大量热量,使全身体温增高 棕色脂肪分布在颈、肩、肩胛间区和腋窝等处 新生儿棕色脂肪占体重的2%—5%,出生第一年开始减少 年老并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饥饿时,棕色细胞又增多 人一生中容易发胖的的几个时期 胎儿30周至出生前 婴儿期(出生到1岁) 青春发育启动期(10~11岁) 15~18岁 48~50岁 肥胖的流行状况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 1999年有61%的美国成年人达到超重和肥胖症程度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 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调查 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调查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 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人超重率为22.8%, 2.0亿 肥胖率为7.1%,6000多万 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 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 高血压患病率 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人数1.6亿多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 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12.6% 历次全国调查高血压患病率情况比较 糖尿病患病率 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 现患病人数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 与1996年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肥胖的评价 评价肥胖的常见指标 体脂百分比 身高体重指数测试(BMI) 腰围与腰臀比(WHR) WHO的体脂百分比标准 男性 30岁以下为14-20% 30岁以上为17-23% 超过30%即为肥胖 女性 30岁以下为17-24% 30岁以上为20-27% 超过35%即为肥胖。 身高体重指数测试(BMI)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世界肥胖标准 WHO对成人BMI的划分 亚洲肥胖标准 WHO肥胖专家顾问组,在2002年提出亚洲成年人体重指数和腰围标准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腰围 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男性正常腰围小于85厘米,不大于95厘米 女性正常腰围小于80厘米,不大于90厘米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腰臀比 腰臀比测试 测量腰围时,把卷尺放置于肚脐水平处,并在呼气结束时测量 测量臀围时,把卷尺放在臀部的最大周长处 用腰围除以臀围,得出腰臀比 体重指数及腰围对患病的影响 BMI≥24 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 男性腰围≥ 85厘米,女性腰围≥ 80厘米患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泛海地产_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品牌主题整合策略案.ppt
- 方圆新提案思路.ppt
- 防爆标志介绍.ppt
- 防溺水课件生命在你手中.ppt
- 房地产管理实用表格项目日工作安排表.doc
- 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的税务筹划探讨 外文翻译.doc
- 房地产营销策划 黑弧成都博瑞都市花园广告推广计划 (开盘前).ppt
- 房地产营销策略——从4Ps到4Rs.ppt
- 房地产之-科技财富中心网络网站建立规划.ppt
- 房屋测绘培训教材名词解释.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