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取泔水样粪便或培养物作悬滴观察时,可见细菌呈流星式或穿梭样运动。 涂片中排列整齐,呈鱼群状。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圆形、突起的光滑型菌落。 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其他细菌不易生长,初次分离培养常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可在无盐环境中生长,而其他致病弧菌不能生长,可用于鉴别。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 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 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阿拉伯胶糖。 能还原硝酸盐。 吲哚试验阳性。 3、抗原构造与分型 O抗原:特异性高,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乱,其余仅可引起人类胃肠炎等疾病。 H抗原:无特异性,为弧菌共同抗原 每一个血清型可分为2个生物型 对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对庆大霉素有耐药性。 四怕:怕酸、怕煮、怕晒、怕药。 怕热不怕冷 怕咸不怕淡 怕酸不怕碱 怕干不怕湿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主要有鞭毛、菌毛和霍乱肠毒素 1)鞭毛、菌毛: 鞭毛有助于穿肠粘膜表面粘液层; 菌毛粘附定植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 2)霍乱肠毒素:为致泻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是肠毒素的代表。 发病机理: 病原菌 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繁殖 细胞内cAMP升高 粘附于 肠毒素 空肠至回肠部腺细胞 分泌大量体液、Na+、K+、cl- 入肠道 所致疾病 或食物经口摄入 典型病例一般在吞食细菌2-3天突然剧烈腹泻和呕吐。最严重时每小时失水量可高达1000ml。腹泻物呈米泔水样(因腹泻物中含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大量细菌)。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 可导致严重的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如未及时治疗,病人可在12-24小时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心律不齐和肾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60%)。 病愈后一些患者可短期带菌,一般不超过2周,但个别EITor型患者病愈后可带菌达数月或数年。 细菌主要存在于胆囊中。 并发症:血容量减少, 循环衰竭及肾功能衰竭,导致尿闭、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导致肌肉痉挛。 霍乱症状 水样腹泻 呕吐 排泄“米泔水”样便 体液平衡失调 休克 The mortality rate without treatment is 40% “米泔水”样便“Rice-water” stool 感染霍乱弧菌后,机体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免疫分子主要为血液中抗肠毒素抗体、肠腔中的抗菌抗体,局部黏膜免疫是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O1群与O139群不存在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免疫性 二、副溶血性弧菌 二、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弧菌,为我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 此菌主要存在于海水、海产品(鱼类、贝类等)、腌制品,人因吃下含有此菌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而受传染致病。 一)生物学性状 具有多形性,常呈弧状、杆状或丝状。 有单鞭毛,无芽胞和荚膜。 G- 。 营养要求不高,但有嗜盐性, 在含3.5%NaCl培养基中生长最适宜。无盐则不能生长。 不耐热,90℃1分钟可被杀死,不耐酸,在1%醋酸或50%食醋中1分钟即死亡。 4、M抗原(粘液抗原):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伴随活菌一起存在,是一种不耐热的酸性多糖复合体,不稳定。 伤寒、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表 面抗原与毒力有关 Vi抗原 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短暂低效价抗体 伴随活菌一起存在 测定Vi抗体有助于检出带菌者 因为 所以 本质 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对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敏感。 1、致病物质: 二、致病性 侵袭力:菌毛吸附肠粘膜,穿上皮细胞至上皮下组织,被固有层吞噬细胞吞噬,在其中繁殖并带至其他部位。 毒 素: 内毒素:可引起宿主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量内毒素释放入血可导致中毒症状和休克出现。 外毒素----个别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能产生肠毒素,性质同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的肠毒素,可导致腹泻。 胆囊-----肠道-------粪排菌 皮肤----血栓出血--玫瑰疹 肾-----尿 肝脾-----肿大 骨髓 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过程 伤寒沙门和副伤寒沙门菌 小肠上部粘膜 肠系膜淋巴结 固有层淋巴结 进入血液 再次进入血液 第一次菌血症 第二次菌血症 食物、饮水 菌毛 部分经淋巴液 胸导管 可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疼痛等先驱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病情重,主要症状高热、寒战、厌食、贫血等。 是因细菌经口感染后,早期即侵入血循环引起。 主要致病因素:侵袭力和内毒素 一般多于2-3天内自愈。 4、无症状带菌者 指症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altur燃烧器TBG210P17690030中文使用维护手册.pdf VIP
- 审核员现场见证评价表参考实用文档.doc VIP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VIP
- ai心理健康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 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25.docx VIP
- 医学综合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通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5届高考作文技巧之列提纲优化结构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光学装配与调校技术课件.pptx VIP
- 医学综合知识试题库+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