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物膜与其相关疾病及对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BF感染的微生物学特征 从可疑感染病灶液态或组织样本中获得显微镜依据:显微镜显示微生物聚集的存在和BF的结构(如果是组织样本会更好);微生物聚集并与炎细胞共存现象;聚集微生物与感染病原体一致。 液态或组织样本培养阳性或基于非培养的PCR技术:基于培养的病原微生物鉴定(MALDI-TOF);在可能对抗生素抵抗的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培养样本中出现粘液株或小菌落变异;定量或多通道PCR 取得与感染相关病原菌的阳性结果(如与植入物相关的S.a和与CF相关的P.a;已知聚集病原微生物的原位杂交荧光阳性结果;基于非培养病原学鉴定(焦磷酸测序或新一代测序技术) 特定的免疫反应鉴别病原微生物:例如:CF患者BF感染超过2周后可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抗原 H?iby,ESCMID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iofilm infections 2014.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2015,1:s1-s2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目前唯一可用于临床防治BF相关感染的药物。众多研究发现十四、十五元环的大环内酯能够抑制产生P.a藻酸盐和抑制P.a QS系统信号分子AHLs进而抑制BF的形成,还能在体内抑制藻酸盐引起的免疫反应而减轻肺损伤。 对BF有抑制或破坏作用的常见药物(制剂) Hoiby, N.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 49:235–238 Carr, R. R., and M. C. Nahata. 2004. 38:1520–1524. Saiman, L. Curr. Opin. Pulmon. Med. 2004. 10:515–523. Wolter, J. Am. J. Respir. Med. 2002. 1:235–241 简丽娟,陈一强,Chin JMierobiol Immunol,2010,11:1020-1024 简丽娟,陈一强,Chin J Nosocomiol vol,2012,22:1777-1779. PAO1建模第3天 空白对照组 空白对照组 AZM组 PAO1建模第7天 简丽娟,陈一强, Chin JMierobiol Immunol,2010,11,30(11),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BF的影响 扫描显微镜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各组生物被膜 x7500 AZM组 对BF有抑制或破坏作用的常见药物(制剂) 氟喹诺酮类: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部分穿透BF,对生长缓慢的细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不能完全消除BF内细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氟喹诺酮类药物对BF内细菌的活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氨溴索联合应用有协同杀菌作用。 蔡双启,陈一强,Chin JMierobiol Immunol,2015,25:5352-5364 吴海英,陈一强,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China,2011,3:1-3 孔晋亮,陈一强,Chin J Emerg med,2012,21,1230-1233. 对BF有抑制或破坏作用的常见药物(制剂)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BF的影响 未经FLRX处理的BF,银染×100 经1×MIC FLRX处理的BF,银染×100 经4×MIC FLRX处理的BF,银染×100 经16×MIC FLRX处理的BF,银染×100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7; 22: 435-441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增效作用 药物处理前的BF SEM ×4500 FLRX处理后 SEM ×4500 FLRX+AZT处理后 SEM ×4500 中华医学杂志. 1999;79:757-760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21: 538-540 氨溴索:能明显降低P.a 粘附及其胞外多糖的分泌,从而减少BF的形成,增加抗生素的效力。 氨溴索能协同万古霉素破坏S.aureus的BF,并明显减少BF内的活菌数。二者联合较单用万古霉素具有更强的杀菌效果。 孔晋亮,陈一强,Chin J Nosocomiol vol,2012,22:2241-2243 吴海英,陈一强,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China,2011,3:1-3 孔晋亮,陈一强,Chin J Emerg med,2012,21,1230-1233. 对BF有抑制或破坏作用的常见药物 氨溴索、万古霉素及其联合对成熟S.a生物膜的影响: 空白对照组 氨溴索组 万古霉素组 氨溴索+万古霉素组 (SEM ,3750×) 孔晋亮,陈一强,Chin J Nosocomiol vol,2012,22:2241-2243 单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