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5094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 文化与科技 阅读下表: 以下是1850~1990年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 (1)核技术 (2)空间技术 (3)运载火箭研究 (“神舟五号”、杨利伟) (4)信息技术(“银河”计算机) (5)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 7、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 轨道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8、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世界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②神州5号③“银河—I”  ④籼型水稻培育成功和推广 ⑤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邓稼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民用核技术的发展——核电厂 原子反应堆 1964年10月6日,我国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17日,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 中国第一颗星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重大意义? (1)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两弹一星”的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助、勇于攀登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凯文·卡特《饥饿的女孩》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文革”期间,科技尽管有突破性进展,但科技事业整体受到严重挫折,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2002年中国研制运转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浙江秦山核电站 中国未来空间站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一箭多星 猜一猜 他是谁? ________ 杨利伟 学思之窗 他承载着中华民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