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黄宗羲 2、顾炎武 批判君主专制 强调“经世致用” ——关注社会现实,运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黄宗羲 2、顾炎武 批判君主专制 强调“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黄宗羲 2、顾炎武 3、王夫之 王夫之 (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青年时代,他关心国家大事,注重研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 明亡,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闭门著书。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刊行的共70种。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一》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3、王夫之 批判君主专制 唯物思想 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梁启超 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 孙中山将《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鼓舞反清革命。 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思想文化: *理学盛行 *八股取士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 *重农抑商盛行 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进步性。 政治:批判君主专制——冲击君主专制统治,影响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思想:经世致用,求真务实——开创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新学风。 经济:“工商皆本”——适应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历史趋势。 结合时代背景, 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进步性。 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思想文化: *理学盛行 *八股取士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 *重农抑商盛行 政治: 批判君主专制,影响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思想: 开创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新学风。 经济: “工商皆本”,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中国古代思想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的演变 背景 百家 春秋战国形成 汉代成为正统 宋明理学 明清新发展 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 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形成 创立——春秋,孔子 “仁” “礼” 继承——战国,孟子、荀子 主导——西汉,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冲击——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教合一 理学——宋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批判继承——明清,“异端”李贽,三大思想家顾 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 儒学演变历程 第1课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4) 第2课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3课 中国古代文学 第4课 中国古代书画和戏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第一课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北京二中 李建红 2014-11-05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十七世纪左右,西方在文艺复兴的思想洗礼下逐步迈向近代化;同一时期的中国也涌现了一批先进的思想家,使明清之际成为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思想文化: 理学盛行 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为唯一标准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 重农抑商思想盛行 一、李贽(明中后期)的离经叛道 李贽 字卓吾 号百泉居士 (1527—1602)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焚书》 一、李贽(明中后期)的离经叛道 1、反对以孔孟之道为绝对权威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也。 ——《德业儒臣论》 (《藏书》卷三十二) 圣人虽曰,‘视富贵如浮云’ …… 今观其相鲁也,仅仅三月,能几何时,而素衣霓裘、黄衣狐裘、缁衣羔裘等,至富贵享也。 ……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明灯道古录》 (《李氏文集》卷一八) 一、李贽(明中后期)的离经叛道 1、反对以孔孟之道为绝对权威 2、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