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 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和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牛渚(今采石)。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隋开皇九年(589年),将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徒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 马鞍山精神:聚山纳川 一马当先 小九华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山高百丈,周围15里。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机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华山,所以人称“小九华”。小九华原名望夫山,取市志、镇志有云:“清代方志中以小九华山为望夫山的记载颇详。其云:石高一人许,颇似人形。上刻有‘望夫石’三字,大一尺六寸,似篆似隶。小九华原是临江而立的断崖山丘,历史上由于长江河道变迁,泥沙沉积而形成,她突兀江边,更显得一峰玉立,擎天镇地,独具奇观。小九华山紧毗著名的采石矶风景区,她俯瞰长江,北眺西山,小九华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凉,四季如春,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小九华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针叶常绿,阔叶与落叶混交,并有人工林分布,具有观赏和栽培植、育种价值的植物很多,桂花、金银花、山梅等,还有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中药材等植物资源。小九华树木茂密,具有野生动物栖息及生活的良好条件:野兔、刺猬、布谷鸟、啄木鸟,它们和人类和平相处,鸟鸣声或清脆,或婉转,构成另一道风景线。 在安徽当涂县. 李白墓园枕着郁郁葱葱的青林山,面对奔流不息的青山河,山青水碧,环境幽雅,与采石矶、天门山形成李 白文化旅游线。园内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青莲书院、十咏亭、盆景园等景点。李白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走进墓园,春看杜鹃、夏赏青莲、秋闻金桂、冬品腊梅,亭台楼阁、竹林流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魂背枕的青林山,林壑优美、鸟道纡曲、百鸟鸣啁,由南远眺如展瓣芙蓉,婀娜多姿,由北遥望若朝天双阙,直入云霄。天的李白墓,始建于公元817年,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研究李白及其诗文,欣赏书法作品, 品味园林艺术的江南著名文化旅游古时这里没有山,只有一个小小的渔村。村里住着一个叫唐伢的孩子,他跟瞎眼奶奶过日子。唐伢听说,吃螺蛳能治好眼睛,他就每天背着鱼篓到河边摸螺蛳。一天,他遇到了一只神奇的螺蛳,会帮他完成各种心愿,并治好了奶奶的眼睛。舅舅听说后告诉县太爷,县太爷当即传令两个差役去看。两个差役抢了螺蛳,来到渡口,正要上船,觉得螺蛳陡然膨胀起来,胀破了口袋,掉到地上,一边滚一边胀,眨眼就比原来大了好几百倍。两个差役最后商定,一人留下,一人回去报信,多叫些人来。县太爷得到消息,决定带一百人,亲自前往。等县太爷上了岸,螺蛳又涨了几十倍。县太爷派人到邻县去请人帮忙,并说日后的好处由两县的老爷平分。螺蛳滚了几下,又大了几十圈。县太爷心一横,叫人找来几把开山的大锤,要把螺蛳壳砸碎,看看里面倒底啥玩意。嘣!火星四溅,螺蛳纹丝不动,震得差役虎口开裂。不到半天,竟长成了一座小山。唐伢又惊又喜,心里默念:“螺蛳呀,翻个身吧,压死这些坏蛋!”刚想到这,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螺蛳真的翻了个身,把老爷,差役,还有舅舅全压在肚子底下。螺蛳再也没动,竟然变成了一座螺蛳山。年年代代,风吹雨打,那螺蛳壳上积上一层厚厚的泥土,长出无数奇花异草、苍松翠柏。远远看去,碧绿碧绿,于是,人们将这座山称为“翠螺山”。 马鞍山今年市财政近1.6亿支持四大产业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