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与翻译 主讲人:段茂超 一、文化的定义 二、语言、文化与翻译 1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2翻译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3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4文化转换与翻译等值 三 、东西文化差异概述 一、文化的定义 定义:文化(culture)是“一个复合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它的能力和习惯”。”。(an integral whole which embraces knowledge, beliefs, moralities, laws, customs and other abilities and habits a man has acquired as a member in a society.)--Edward Tylor 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 Culture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1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翻译是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方法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民族之间由于地域、气候、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也各异。各民族文化的不同直接反映在语言上,作为跨语言的翻译活动,避免不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干扰。在这种意义上说,翻译也是跨文化活动,翻译语言就是翻译文化。翻译是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 当代英国翻译学理论家苏姗·巴斯内特(Susan?Bassnett)曾经将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她说:“如同做心脏手术时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Bassnett?1994)。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89:34)。 翻译理论学者斯内尔霍恩比(Mary?Snell-Hornby)则明确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Snell Hornby?1988)。 由此可见,语际间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实际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的交流。 2翻译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文化、语言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这种语言的融合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其中以词汇层的融合最为突出。通过译入新词术语,介绍和传播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些新词术语又经过长期而广泛的流行和使用,逐渐融人本族语言的词汇中,从而成为本族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我国的翻译历史来看,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一次的翻译高潮都为汉语输入了很多新的词汇和用法。 (1)早在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过程中,宗教术语,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化的词语,通过异化移植的方法被大量引进汉语中。 如: “佛陀”??(Buddha,指修行达到三觉具备者) “菩萨”(Bodhisattva,指修行到达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陀的人) “阿弥陀佛’(Amitabha,指大乘佛教三世佛之一,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通常在前面加的“南无”则译自Namo一词,表示信仰、皈依) ??“弥勒佛”(Maitreya,指未来佛) “菩提”(Bodhi,指彻悟的智慧和达到彻悟的途径) 这些外来的佛教术语,历经千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佛教文化也渐渐融人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中。 (2)“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通过翻译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著作,大量反映西方文化的新词术语逐渐进入中华文化之中。这其中有: 译自西方文学作品的表达法,如鳄鱼的眼泪(crocodile?tears)、橄榄枝(olive? branch)、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等;? 译自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的术语,如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社会主义(socialism)、资本主义(c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pdf VIP
-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 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B0).pdf VIP
- 2025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doc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x VIP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个案护理.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