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硕鼠》的“刺有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论《硕鼠》的“刺有司”   内容摘要:在《诗经》305篇里,不仅有着美人如草、草木如织的纯真岁月,而且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思想在《诗经》里也有显现。其中的《魏风?硕鼠》就是生活于乱世之中的诗人们怨愤的控诉、不平的心声,这一类型的政治讽喻诗,尤以它忧国忧民的精神对后世诗人影响甚大。   关键词:《硕鼠》“刺有司”“刺君”   “《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其反映了魏国时期百姓对剥削阶级由不满走向反抗的思想。《魏风?硕鼠》一诗“以此物比彼物”,表面上看似写贪婪无比的偷食大鼠,实则是讽刺剥削者的可鄙可憎、不劳而获。此诗通过形象传神的比喻,将“在位者”贪婪、残忍、自私的面貌鲜明生动地刻画出来,从而也间接地抒发了人民的反抗意识,映射了那个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的动荡时代。而朱熹在《诗序辨说》中提到:“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辞,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   一.《魏风?硕鼠》的基本内容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节。第一章,开头即重复硕鼠二字,便于协律押韵可歌,首二句发于情,讲大鼠大鼠,祈求你不要偷食我黍。下二句顺乎理,正言“三岁”是取“三年大比”之意,说我勤勤恳恳地侍奉你三载,你却从来不顾我的死活。再二句不得已于是往而决去,求乐土而归之,庶几得我所。最后二句,乐土乐土,正是我向往的归宿,呼吁“有司”行仁政,否则我就将舍你而去,迁徙到安乐之处。第二章,首二句继而呼号硕鼠,期盼停止虐政剥削,报我以德。接着继续追溯过往,我本本分分地奉养你三年,你非但不肯报我以恩德,却反而以德报怨、变本加厉,痛苦之情与悔恨之意相交织,感情继而一次比一次强烈,仿佛要将胸中的不平之气一泻而尽。后四句承上一段,立誓要离开此地到彼岸,“乐国乐国”,那方是得其直道。第三章,感情、语气更加强烈,大鼠大鼠,你食黍尽便食麦,食麦尽更食苗,如今请不要再偷食我苗,苗尽之后我将一无所有。我劳心劳力地养活你三年,到头来我却只能苟延残喘,于是我将要远走到那安乐之郊,“乐郊乐郊”,那才是我歌呼之地。此段将剥削阶级的残酷、寄生本质暴露无遗,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苟且偷生,而“有司”贪婪剥削的行为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更甚。百姓要想活命,必须迁徙到有德之邦,大有长歌当哭之意。   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再到“硕鼠硕鼠,无食我苗”,本已贫困的处境更使百姓不忍堪其负,反复渲染去国之思。正所谓“欲壑难填”,你的贪欲将永远不能穷尽。上述三章依次显示出,“在位者”对人民的剥削一次比一次严重,从而使人民的反抗情绪也一次比一次强烈,进而强烈地抒发了人民对剥削者的咬牙切齿的痛恨,表现了人民对压迫者的此起彼伏的反抗,至此,诗歌的思想性、战斗性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关于《硕鼠》主旨的两种解读   汉代王符的《潜夫论?班禄》中说“履亩税而《硕鼠》作”;桓宽的《盐铁论?取下》中更有类似的观点:“周之末涂,德惠塞而嗜欲众,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怠于公事。是以有履亩之税,《硕鼠》之诗作也。”所以有关《硕鼠》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刺君”,把国君比作大老鼠,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一是“刺在位者”,把火力引向了国君手下执政的臣僚,这意味着“在位者”或有司即为硕鼠。这其实是两种严重对立的思想观点,下边我们对这两种观点梳理一下。   1.关于“刺有司”的观点。   首先,从现在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其中明言“刺君”的论著大约有八十余篇,而“刺有司”的论著大约有一百二十余篇。显然,解释《硕鼠》为“刺在位者”的观点在数量上占优势。更重要的是持“刺在位者”观点的人,多是中国古代学术界重量级的人物。最早提出《硕鼠》是“刺在位者”的人是,宋?李樗、黄櫄的《毛诗李黄集解》:“‘今也,君既不恤其民,而重敛之,剥民之肌肤,竭民之骨髓,民方且指其君以为硕鼠,尚何以使民爱戴其上哉!’‘意者《伐檀》一诗,刺在位贪鄙,则《硕鼠》一诗,亦未必非刺在位。’”其次,清?毛奇龄《诗传诗説驳义》卷三:“《硕鼠》大夫贪戾,魏人怨之,而作是诗。”其三,清?王鸿绪《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卷六:“集说(严氏粲曰:“硕鼠,指聚敛之臣,即《伐檀?序》所言‘在位贪鄙者’也。”第四,清?顾栋高《毛诗订诂》:“《诗缉》曰:“硕鼠,指聚敛之臣,即《伐檀?序》所言“在位贪鄙者也。”第五,清?魏源《诗古微》下编之《诗序集义》十九:“《硕鼠》刺贪吏也。”第六,陈海应《诗说》:“硕鼠,《序》刺其君之重敛,然似刺在位之贪残者也。”以上虽然只截取了一些个例,但“刺在位者”的说法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关于“刺君”的观点。   而明言“刺君”的作品在数量上较少,又没有充分的理由或者解释比较牵强附会,而且有些更不足为信。最早提出“刺君”的是,《古序》其中提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