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丽江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论丽江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   【摘要】丽江古城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的智慧和为文化精神。丽江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首先,需要在传承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精华的同时通过吸收学习其他民族、现代建筑优秀成果来不断丰富完善本民族的建筑艺术;其次,从整体观出发,古城建筑审美设计要与古城“内涵信息”、周边环境相协调呈现古城内外和谐之美。   【关键词】古城建筑崇尚自然传承发展和谐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同时在近几年波涛汹涌的旅游发展大潮中,根据旅游需要古城不断被改建扩建,使得古城建筑风格呈现单一化、程式化,浓郁的商业气息玷污着古城建筑本来的质朴、自然、古香古色的内涵气质。所以在古城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中古城建筑做为古城旅游审美形象标志性的外在符号,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从美学角度来看,首先,科学、合理的古城建筑审美设计应坚持“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原则,保持、维护古城原有的建筑风格、建筑艺术精神实质,同时要不断挖掘纳西族建筑艺术潜在的独特民族风格及其审美价值,加之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建筑艺术技巧,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古城建筑审美艺术形式,以树立独具特色的古城旅游审美形象。其次,从马克思的整体观出发,古城建筑审美设计中要协调好古城内在文化氛围、整体空间、周边环境与古城建筑的关系呈现古城建筑艺术的和谐之美。   1.丽江古城建筑艺术特色及其传承、保护、发展   丽江古城建筑艺术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的智慧和文化精神,凸现和保持了它与自然亲近的本色,古城民居,古城街巷、古城道路、古城桥梁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丽江古城建筑艺术的特色和内涵。在当今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现代建筑技术突飞猛进发展,钢筋混泥土的气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乡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土木结构为基础,重人力手工雕琢的古城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异常困难和重要。   1.1丽江古城建筑艺术特色。   古城建筑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古城民居、古城道路、古城街巷、古城桥梁。古城民居是古城建筑艺术的精华,从具体建构来看,材料大多为土木结构,据说建造时没使用一枚钉子,完全利用了穿斗式木结构的功能。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其中“三坊一照壁”最为基本,即正房较高,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充分体现了传统理学中“长幼有序”的原则。在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上丰富细腻,如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多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日“悬鱼”,蕴含“吉庆有余”的希望。古城的青石板路是古城悠久历史文化的显著印记,古城青石板路与一般石板路不同,磨光的石板路面上有五颜六色的图案,像是由众多不同色彩的小石头融聚而成,这是一种天然石料——五花石,当地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全部采自丽江坝子周围的山里,勤劳智慧的纳西人善于就地取材,经过其慧手细心雕琢铺出一条条清亮光洁、沉厚结实的石板路。石板路耐磨、耐踏经过几百年保留至今见证茶马古道的历史,构造简单、古朴、自然象征纳西族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设计成八卦状的故成分街巷,好似迷宫,但只要沿绕街穿巷的河渠逆流而行,便可找到出口。顺水依山是古城街巷建筑的规律。建筑沿河走,临街的一面是铺子,临河的一面又变成了楼房,前铺后楼是古城建筑艺术的一大特征。流水东家进,西家出,穿墙过屋,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水城景观。在水的利用上,古城建筑自然天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潺潺流水之上是古城另一道曼妙的风景:形态制各异的桥。最大水系中河上的桥以坚固厚实为特色,人工东、西河上的桥则以简约实用居多。从材质上有石桥、木桥;从造型上有单孔桥、双孔桥、多孔桥。溯原起,有倒映玉龙雪景的“映雪桥”,有庆百岁老寿星而改建的“万寿桥”,有祈子孙昌盛的“万子桥”,有具浓浓集市风味的“卖鸡豌豆桥”、“卖鸭蛋桥”。每座桥都在诉说历史无可更替的变迁,每座桥都尽添古镇典雅秀丽的风韵。   总之,古乡古色的民居、古朴的青石板路、充满诗情画意的街巷,承载社会文化的小桥在建筑中都始终如一的浸润着“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真、善、美的哲学、美学理念。   1.2古城建筑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   丽江古城在悠久的时光砺炼中积淀了它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精华,所以古城建筑的审美设计中首要应做好的是古城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保护。传承中要传承的是其建筑艺术的精神实质内涵,保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