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技术钟代华精编版.pptx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刺络拔罐技术 筠连县中医医院 中医基层科 钟代华刺络拔罐技术?针络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是现代在刺络法和拔罐法结合而成的基础上发展的。1)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毛刺”、“浮刺”等即为刺络法的雏形。2)拔罐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也有载录。本世纪70年代开始,刺络拔罐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实、适应证广、见效快速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我在临床上应用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及神经性疾病等有一定的特效,现把方法介绍如下:刺络拔罐技术基本方法分类 刺络拔罐法是将刺血疗法与拔罐疗法结合运用的方法,也是常见的综合拔罐法之一。用于刺络的工具包括三棱针、皮肤针、采血针、一次性注射针头等。以三棱针和皮肤针最为常用。一、刺络拔罐技术基本方法分类 1、刺络留罐法:多用于病位较深,病灶较局限处,常以三棱针迅速点刺数下或十数下,迅即用投火法或贴棉法在其上拔罐,务求吸力较强。留罐约15~20分钟。取罐后,用消毒棉球拭净血渍,罐内血块亦应清洗干净。 2、刺络多罐法:多用于病灶较浅表,范围较大而症情较顽固者。常以皮肤针叩刺,刺激强度为中等度,以微见血即止。然后采用闪罐法在病灶范围内,吸拔若干只罐。留罐15~20分钟。 3、刺络走罐法:适用于病变部位大,病位浅,病程短者。亦多以皮肤针叩刺。方法是先在吸拔范畴内用皮肤针作轻度弹刺,以局部潮红为度,然后在罐口及穴区抹上润滑油,进行推拉拔罐。 应该指出的是,在刺络拔罐时必须对针具和穴区都要进行严格消毒,以防引起感染。二、刺络拔罐技术治疗分类 1、局部扣刺拔罐:在病变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叩刺,再在被扣部位拔罐。 2、穴位叩刺拔罐:在选定的某些穴位上叩刺后拔罐。 3、循经叩刺拔罐:取疾病与脏腑络属相关的经络或循行经过病处的经络为主进行叩刺拔罐。叩刺及拔罐的顺序应同经脉的循行路线相一致。 4、整体叩刺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上述2~3种方法结合进行治疗。三、刺络拔罐的治病机理 《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四、刺络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其主要的适应症是急证、热证、实证、瘀证和痛证等病症。四、刺络拔罐疗法的适应症病种如有乳腺炎 、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 、周围面神经炎 、高热、痹痛、踝关节扭伤、软组织扭挫伤、关节炎肿胀疼痛、急性中暑、腰椎间盘突出、黄褐斑、扁平疣、坐骨神经痛、口唇干裂、早期甲沟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痛风、银屑病、角膜溃疡、顽癣、美尼尔氏综合症、大隐静脉急性炎症、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外眼急性炎症( 如麦粒肿等 ) 、惊厥、百日咳、 顽固性头痛如偏头痛、肺水肿、 流行性感冒、急性淋巴管炎、中风后遗症 ( 特别是语言不利 ) 、腱鞘囊肿等。五、刺络拔罐穴位的选择  对针刺部位的选择,古人早在《内经》中就有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如 “ 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又如在《灵枢 · 终始》中说,“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 。可见,放血部位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地讲,放血部位的选择应遵照如下原则 : 循经选穴、局部选穴和经验选穴。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灵活选穴,而不要拘泥于选穴原则。五、刺络拔罐穴位的选择据《循经考穴编》记载,可用于放血的穴位共计 28 个,在临床应用时则往往根据医生自己的经验和体会选穴。最常选用的穴位有 : 头部的太阳,上肢的曲泽、尺泽,腰背部的腰俞、腰阳关,下肢的委中、委阳、阳交,还有手背部和足背部的穴位。特别是耳尖、耳背放血治病历史悠久,在民间广为流传。中医人体穴位图谱五、刺络拔罐穴位的选择刺络放血疗法常用的腧穴及特定部位躯体分区 常用的腧穴及部位 头面部 太阳 印堂 丝竹空 攒竹 瞳子髎 鼻前庭 耳背 耳尖 舌下静脉 球结膜 素髎 听宫 地仓 下关等 五、刺络拔罐穴位的选择上肢部 井穴 十宣 鱼际 尺泽 曲泽 曲池 四缝中渚等下肢部 井穴 委中 委阳 丘墟 阳交 阳陵泉 条口 血海 梁丘 丰隆 三阴交 阴陵泉 足三里 解溪 然谷 内庭 太冲等五、刺络拔罐穴位的选择躯干部 大椎 陶道 肩髃 腰俞 腰阳关 上髎 关元俞 次髎等  此外,病变的局部也常常是刺络放血的施术部位,如踝关节扭伤后的肿胀局部或痈肿疮疡的病变部位往往是关键的治疗部位。六、刺络针具六、刺络针具针拔罐用具一次性无菌用品七、操作前物品准备1、针具的准备:三棱针或皮肤针或采血针或一次性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