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晶体中的位错 一、位错理论发展简介 位错: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 意义:对材料的力学行为如塑性变形、强度、断裂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材料的扩散、相变过程有较大影响。 位错的提出:1926年,弗兰克尔发现理论晶体模型刚性切变强度与实测临界切应力的巨大差异(2~4个数量级)。 1934年,泰勒、波朗依、奥罗万几乎同时提出位错的概念。 1939年,柏格斯提出用柏氏矢量表征位错。 1947年,柯垂耳提出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 1950年,弗兰克和瑞德同时提出位错增殖机制。 之后,用TEM直接观察到了晶体中的位错。 第三章 晶体中的位错 1、位错的基本类型 (1)刃型位错 刃型位错可以想像为在晶体内有一原子平面中断于晶体内部,这个原子平面中断处的边沿及其周围区域就是一个刃型位错 中断处的边沿犹如在晶体中插入一把刀刃,故称之为“刃型位错”,而在刃口处的原子列定义为“刃型位错线” 正刃型位错:半原子面位于某晶面的上半部位置的称为正刃型位错,以记号“⊥”表示 负刃型位错:半原子面位于某晶面下半部的称为负刃型位错,以“T”表示 刃位错结构示意图 刃型位错线周围的弹性畸变 位错周围点阵畸变是对称的,位错中心受到的畸变度最大,随着与中心距离的增加,畸变程度逐渐减小 一般把点阵畸变程度大于正常原子间距1/4的区域宽度定义为位错宽度,其值约为2~5个原子间距 位错线长度有数百个到数万个原子间距,与位错长度相比,位错宽度显得非常小,所以把位错看作是线缺陷 位错形成 可能是在晶体形成过程(凝固或冷却)中产生的 晶体在塑性变形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刃型位错 晶体局部滑移形成刃型位错 晶体中的纯刃型位错环 几种不规则的刃型位错 刃型位错特征 (2) 螺型位错 假定在一块简单立方晶体中,沿某一晶面切一刀缝,贯穿于晶体右侧至BC处,然后在晶体的右侧上部施加一切应力τ,使右端上下两部分晶体相对滑移一个原子间距,由于BC线左边晶体未发生滑移,于是出现了已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BC 经过这样操作后使右侧晶体上下两部分发生晶格扭动,从俯视角度看,在滑移区上下两层原子发生了错动,晶体点阵畸变最严重的区域内的两层原子平面变成螺旋面。畸变区的尺寸与长度相比小得多,在这畸变区范围内称为螺型位错,已滑移区和未滑移区的交线BC则称之为螺型位错线 螺型位错 螺型位错分类 按照螺旋面前进的方向与螺旋面旋转方向的关系可分为左、右螺型位错,符合右手定则(即右手拇指代表螺旋面前进方向,其它四指代表螺旋面旋转方向)的称为右螺型位错,符合左手定则的称为左螺型位错 螺型位错特征: 1)螺型位错无额外半原子面,原子错排呈轴对称 2)螺型位错与滑移矢量平行,故一定是直线 3)包含螺位错的面必然包含滑移矢量,故螺位错可以有无穷个滑移面,但实际上滑移通常是在原子密排面上进行,故有限 4)螺位错周围的点阵也发生了弹性畸变,但只有平行于位错线的切应变,无正应变(在垂直于位错线的平面投影上,看不出缺陷) 5)位错线的移动方向与晶块滑移方向、应力矢量互相垂直 (3 ) 混合位错 位错线上任一点的滑移矢量相同,但位错线与滑移矢量两者方向夹角呈任意角度 混合位错 在AC位错线中,靠近A端的位错线段平行于滑移矢量,属于纯螺型位错;靠近C端的位错线段垂直于滑移矢量,属于纯刃型位错,其余部分线段与滑移矢量成任意角度,均属混合位错,但每一段位错线均可分解为刃型和螺型两个分量 混合位错 2、 柏氏矢量 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表示位错区原子的畸变特征,包括畸变的位置和畸变的程度,这个物理量是矢量 1939年Burgers提出,故称该矢量为“柏格斯矢量”或“柏氏矢量” 用b 表示 柏氏矢量的确定方法 1)人为假定位错线方向,一般是从纸背向纸面或由上向下为位错线正向 2)用右手螺旋法则来确定柏格斯回路的旋转方向,使位错线的正向与右螺旋的正向一致 3)将含有位错的实际晶体和理想的完整晶体相比较 ?在实际晶体中作一柏氏回路,在完整晶体中按其相同的路线和步法作回路,自路线终点向起点的矢量,即“柏氏矢量” 刃型位错的柏氏回路与柏氏矢量 确定刃型位错的右手法则 螺型位错的柏氏回路和柏氏矢量 从柏氏矢量和位错线之间取向关系确定位错类型 (1) 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垂直 (2) 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相平行,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同向的则为右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反向的则为左螺型位错 (3) 混合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成任意角度 混合位错的柏氏矢量 柏氏矢量b的物理意义 1) 表征位错线的性质 据b与位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