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城保护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实施文保项目。 锁阳城遗址由于受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损毁,保存现状堪忧。为了对锁阳城遗址实施抢救性保护,积极向国家文物局争取文保项目,从2014年开始实施了锁阳城遗址安全防范工程、锁阳城遗址防洪抢险加固工程和锁阳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截止目前,锁阳城遗址安全防范工程已全部完工;锁阳城遗址防洪抢险加固工程也已在2015年8月底完成主提、副堤、河道疏浚工程、生态恢复工程;锁阳城遗址本体抢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锁阳城遗址本体保护工程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当中。 8、做好安全巡查。 锁阳城遗址文管所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对管辖区域内的文物安全实行每月2次小查,每季度1次大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锁阳城遗址及管辖区域内的文物无安全事故发生。2014年全年共进行文物安全巡查32次,排查安全隐患5起,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9、控制游客数量。 随着锁阳城遗址申遗以后,游客参观量也是与日俱增,尤其在旅游旺季游客参观量也是逐年翻倍增加。在日常游客接待过程中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地管理要求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并学习借鉴了莫高窟等同类旅游景点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对锁阳城遗址游客承载量进行了研究评估,制定了《锁阳城遗址文管所接待、参观预案》、《锁阳城遗址游客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游客参观量也是在锁阳城遗址游客承载数量范围之内。 10、开展宣传教育。 为了扩大锁阳城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所利用 “5.18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对锁阳城遗址保护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一是制做并悬挂宣传标语;二是在瓜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及渊泉广场大屏幕播放锁阳城遗址申遗宣传专题片;三是制作瓜州锁阳城遗址图片展板向公众进行展示,并组织讲解员进行讲解;四是对瓜州文化遗产相关书籍进行展示和售卖;五是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锁阳城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宣传资料,在县城、各乡镇、村组张贴,并向群众进行发放宣传。六是设计制作了“锁阳城申遗贺卡”、“锁阳城申遗一次性口杯”等宣传产品,向公众进行了宣传展示。 谢谢大家! 锁阳城遗址 一、遗址基本情况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戈壁荒漠中,西北距瓜州县城约62公里。锁阳城遗址处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昌马冲积扇西缘的古代绿洲上,南依祁连山余脉长山子北麓,东西两侧分别有疏勒河和榆林河。同时,锁阳城遗址又处于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实验区,是我国古绿洲沙漠化演进过程当中的典型标本。 锁阳城遗址是公元7-13世纪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展现了长距离交通条件下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典型保障性城址,是河西走廊上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与丝路沿线的商贸活动密切关联。遗址是由锁阳城城址、塔尔寺遗址、古垦区及古渠系和古墓葬群构成的一处集城址、佛寺遗址、古渠系和古垦区、墓葬群等多种遗迹为一体的文化遗产,保存了中国古代最为完好的军事防御体系和农业灌溉水利体系。 锁阳城遗产区 锁阳城 城址 塔尔寺 遗址 古渠系和古垦区遗迹 锁阳城 墓葬群 二、保护管理工作情况 1、管理机构设立 锁阳城遗址保护管理工作起始于1985年,目前遗产区已建立了以文物部门为主导、四级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的管理体系,由锁阳城遗址文物管理所负责锁阳城遗址的现场保护管理工作,锁阳城遗址文管所为县文物局下属的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数28名,现有人员16人。在保护管理方面,锁阳城遗址文管所严格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对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进行科学、合理地统筹策划,使其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和延续。 2、制定管理办法。 锁阳城遗址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以及结合锁阳城遗址的保护管理现状制定了《锁阳城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同时还有《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两项专项法律法规,为锁阳城遗址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3、方案规划编制: 先后委托中国建筑设计院、历史建筑研究所、中铁二院、省考古所、敦煌研究院、陕西师大教育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先后完成了《锁阳城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锁阳城申遗管理规划》、《锁阳城遗址本体抢险加固方案》、《锁阳城遗址监测方案》、《锁阳城遗址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4、进行考古研究。 随着锁阳城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从1992年—201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