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节土壤形成过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土壤形成过程 一、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1.物质的地质大循环过程 坚硬结晶岩出露 (太阳辐射能、降水等作用) 风化 (岩石形态、性质受改造) 疏松多孔母质——同时大量矿质养分释放出来 (淋洗下渗、搬运) 海洋沉积物 (再风化) 新风化壳——… 这个过程特点是:所需时间极长、涉及范围极广,植物营养元素有被向下淋失的趋势 地质大循环Macro-geologicalcycle 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 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 地球表面恒定的周而复始的大循环。 特点:涉及空间大,时间长, 植物养分元素不积累。 2.生物小循环过程 植物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水、土壤中营养元素合成大量有机质——植物死亡后,以有机残体状态累积在土表 (在微生物作用) 一方面可形成热能和矿质养分供植物再利用;另一方面形成腐殖质作为土壤保留植物营养元素。 这个过程特点是:所需时间短、涉及范围小,植物营养元素有被向上富积的趋势 3.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关系 (1)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地质大循环就不可能有生物小循环,没有生物小循环就没有土壤; (2)土壤形成过程中,两个循环过程是同时并存,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着,推动土壤不停运动和发展; (3)从物质养料动态关系看:地质大循环过程总趋势是植物养分元素的释放淋失过程;而生物小循环则是植物养分元素的累积过程,它使有限营养元素纳入无穷利用的途径。 Surface rock weathering Weathering crust organisms active and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Soil During organic material decomposition, an additional set of processes, known as humification, occurs. The complex reaction of vari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 to produce large, complex molecular chains or polymers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end-product known as humus. 三、主要的成土过程 1、原始成土过程 2、腐殖质化过程 3、灰化过程 4、粘化过程 5、富铝化过程 6、钙化过程 7、盐碱化过程 8、泥炭化过程 9、潜育化过程 10、潴育化过程 11、白浆化过程 12、熟化过程 原始成土过程 是土壤形成作用的起始点。在裸露岩石表面或薄层的岩石风化上着生低等植物:地衣、苔藓及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开始累积有机质。 基本特点:土层浅薄;腐殖质累积量少,无明显腐殖质层。 腐殖质化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是指在各种植物作用下,在土体中,特别是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腐殖质化过程的结果,是使土体发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暗色腐殖质层。 灰化过程 灰化过程是指在土体表层(特别使亚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淀积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寒湿郁闭的针叶林植被下,由于有机酸(主要是富里酸)溶液在下渗过程中,使上部土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淋失,土壤矿物质中的硅铁铝发生分离,铁铝胶体遭到淋失,并淀积于下部,而SiO2则残留在土体上部,从而在表层形成一个灰白色淋溶层次,称为灰化层。 粘化过程 粘化过程是指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集过程,常在温带和暖温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一般在土体内部(20—30厘米)发生强烈的 原生矿物分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机械地淋洗。因此,一般在土体心部粘粒有明显的聚积,形成一个相对较粘重的层次——粘化层。 富铝化过程 富铝化过程即是土体中硅以硅酸形式的淋失(脱硅),铁铝的富积(富铁铝)的过程,也称脱硅富铝化过程。 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并有一定干湿季的条件下,由于硅酸盐发生了强烈水解,释放出盐基物质,使风化液呈中性或碱性环境,盐基离子和硅酸大量淋失,而铝、铁锰等元素却在碱性风化液中发生沉淀,滞留于原来的土层中,造成铝、铁、锰氧化物在土体中残留或富集,而使土体呈鲜红色,甚至形成铁盘层。 钙化过程 钙化过程是指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的水分条件使季节性淋溶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