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卡文迪什实验室是电磁理论\气体放电理论\原子物理\核物理\晶体物理\分子生物学和射电天文学的发祥地,成为对新型半导体材料\超导体和凝聚态理论等做出重要发展的场所. 在这里,发现过电子、中子、正电子、脉冲星、DNA双螺旋结构、非晶体半导体和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等。 卡文迪什实验室成就(1) 卡文迪什实验室成就(2) 该实验室发明过对核物理、粒子物理学、化学、晶体和射电天文学天体研究有重大作用的仪器和设备,如云室、质谱仪、加速器、X射线摄谱仪和射电望远镜等。 该实验室在科学史上培养出了25位诺贝尔获得者、上百个皇家学会会员、4个皇家学会主席、6个大英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出了3个勋爵,23个爵士。为英国和世界各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著名物理学教授。 卡文迪什实验室成功的原因 以博大宇宙为研究对象,并鼓励研究者持续进行探索; 高标准、严要求和按主研究方向选择卡文迪什教授;并且在流动中筛选科研人员; 形成严谨、宽松、自由的治学学风与气氛,倡导和支持新思路。 以人才播种成果,按成果论人才,进行了有效的科学组织和管理。 贝尔实验室(Bell Labs) 1925年成立“贝尔电话实验室”(1996年更名为“贝尔实验室”),先后为ATT和朗讯科技公司的研发机构,也是后者得以成立的支柱。 人员数 年经费(亿美元) 1925年 3600 0.12 1991年 29000 37.00 1999年 25000 36.78 贝尔实验室成就 贝尔实验室至今已经产生了1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华裔美籍物理学家朱隶文、崔琦)、8个美国国家科学奖获得者。 专利超过26500个,1996年9月前平均每天1个专利;此后每天平均3~3.5个专利. 姓名 获奖时间 学科 获奖原因 戴维森 1937 物理 发现电子衍射 布拉坦 1956 物理 发明晶体管 巴丁 1956 物理 发明晶体管 索克利 1956 物理 发明结晶体管 安德森 1977 物理 研究磁和无序材料电子结构 彭齐亚斯 1978 物理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威尔逊 1978 物理 同上 朱隶文 1997 物理 激光冷冻 斯托穆尔 1998 物理 发现分数电荷量子流体 崔琦 1998 物理 同上 劳荷林 1998 物理 同上 美国工业实验室发展历史 1、工匠和工程师“切和试”的经验发明阶段(1875-1900),以爱迪生(1847-1931)1875年成立门罗公园实验室为代表; 2、应用科学于技术研究的工业实验室研究阶段(1900-1925),以1900年通用电器公司研究室建立为代表; 3、企业内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于技术开发的新型研发机构阶段(1925-),以ATT公司1925年建立的贝尔实验室为代表; 4、形成从基础研究、高科技到元器件、设备设计、产品和市场开发一条龙的研发共同体的阶段。 科学外部选题 1.在技术工具点选题 科学进步有探索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对这种矛盾的研究和思索,导致在工具点进行选题 如天文望远镜研究的进步对天文发现的推动; 2.在社会需求的供求点选题 社会常常提出各种需求,解决种种需求为选题提供了广阔天地. 科研选题的一个实际步骤:申请书填写的社会过程 “申请书中的每一段精彩文字,都绝无例外地是为了打动基金受理机构。申请书在修辞上完全可以精雕细琢,因为它只针对为数极少的读者”(基金评审者),它受申请书的格式(如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经费预算等)和文体(非人格性以及在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所限,大多数修辞手法都不适用于申请书的写作。申请书写作要表明自己的选题是必要的,自己能够胜任这个课题,相对于其他课题这个课题有更大的意义。 “通过申请书的写作,以及申请人对所欲研究课题的描述,一个角色形象(申请人在文本中所呈现出的形象)被塑造出来。申请书的写作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申请人在一份文本中表现——或塑造——自己在科学共同体中的角色的过程。因此,基金申请书作为一种文本,除了可以告诉我们科学是如何获得资助的、如何传播的,还能够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怎样不断改变并且重新界定自身的”。 Cole 和Rubin对申请人与课题所属的专业的关系、申请人在专业共同体中的地位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结论是,这些因素完全取决于学科设置以及申请人所发表作品的数量、被他人引证次数的多寡、以前获得资助的情况等既成事实。对于这些事实可以证明申请人之科研能力的最有力证据,申请人在写作申请书过程中的确无力改变,但是通过申请书精心润色的语句,却能够展示出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决不比别人逊色的科研能力。 申请书的语句,由于科学论文的体裁与自我断言的矛盾,界定自身地位的最佳方法莫过于采取轻描淡写的手法,尽量在语气上,而不是在自己的科学主张上,保持低调。 例如,比较行文: ……取决于……,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