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视角四 关注多元史观? 用社会史观的视角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本考点渗透社会史观的命题点很多,如:宋元时期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为宋词、元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宋元时期的社会风俗画与同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之间的内在联系;清代京剧的出现与市民生活的内在联系等。 尝试命题 【题点】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联系 4.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经济是基础,决定政治、思想,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 答案:A 真 题 精 选 演 练 题组一 1.(2012·福建卷)《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  )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解析:这是一个象形文字,上面是串成串的竹木简,很容易选出答案,但这个题目的设问很绕,通俗的说就是是用什么材料来记录“大册”这一文字信息的。 答案:C 2.(2012·安徽卷)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  ) 解析:隶书: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审美价值;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根据它们的特点可知,A项是隶书,B项是楷书,D项是草书,C项是行书。 答案:C 3.(2012·江苏卷)“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解析:《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因此这部分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 答案:A 4.(2012·全国大纲卷)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答案:B 基础知识整合 重点理论深化 高考命题研判 真题精选演练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 最新考纲 课标要求 考向瞭望 1.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画的发展 2.文学成就 3.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从历年高考命题试题看,考点主要集中在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书画的基本特征、文学发展趋势、京剧的形成和艺术特色上;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出现非选择题的几率不大;从命题趋势看,高考将着眼于古代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 基 础 知 识 整 合 知识点一 书法与绘画 1.汉字的演变 (1)起源: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出现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成熟: ①距今3 000多年的商代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②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 甲骨文 金文 (3)统一: ①背景:________时期,文字发展出现混乱状况。 ②内容:秦始皇以__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