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重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重点 名词解释: 1.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此派诗作的内容大多是馆阁生涯的吟咏,以咏物、咏史、拟古为主要题材,是当时盛世雍容堂皇气象的点缀。在艺术上,此派诗人师承李商隐,却缺乏李诗的深思挚情,追求用典精巧,属对精工,词采藻丽,音节谐婉。西昆体以华丽典雅的作风取代了白体、晚唐体的冲淡和瘦硬,使宋初以来的诗风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风靡一时,同时它的雕琢浮艳与模仿痕迹过重,也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抨击。 2.江西诗派:由南宋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此派诗人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他们都师法江西黄庭坚,故以江西称派。宋末元初的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又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之说。此派诗人主张以杜甫为宗,诗作也或浅或深地受到黄庭坚的影响,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都比较接近。他们过分强调形式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律、险韵,形成一种生新瘦硬、奇峭艰涩的诗风。江西诗派是两宋之交最为流行、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其影响甚至远及晚清宋诗派。 3.四灵诗派(期中考试试题):是指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因各人的字号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故称“永嘉四灵”。他们彼此兴趣相投,诗风大体相近,又称“四灵诗派”。四灵论诗贬斥江西而取法晚唐,尤其崇尚贾岛、姚合。内容上较为单薄,多以抒发个人胸臆、吟咏田园、流连山水为主,很少有关注现实的作品。艺术上精炼细琢,极少用典,多用白描,诗风偏于野逸清瘦。永嘉四灵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江西诗派末流的弊病、抵制了理学诗的泛滥,并成为江湖诗派的先驱。但因取径太狭,格局较小,终不免破碎尖酸之病。 代表作品有赵师秀的《约客》、翁卷的《乡村四月》。 4.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将当时一大批诗人的诗作陆续以《江湖集》的名义刊行,其中的创作主体也大都是功名不遂而浪迹江湖的下层文人,江湖诗派由此而得名。此派是一个没有组织、比较自由松散的作家群体,只是具有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较之于四灵诗派,他们师法广泛,风格多样,格局稍为开阔,题材来源比较丰富,既有歌功颂德的干谒酬唱、叹老嗟卑的个人抒怀,也有清新工丽的写景诗、豪宕磊落的爱国诗。代表作家有刘克庄、戴复古、刘过、方岳。 5.元杂剧 元杂剧是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把唱、念、科、舞等艺术结合起来表演故事,并用北曲演唱的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也是元代文学最高峰的标志。 南戏 南戏是南戏文、南曲戏文的简称,与北方杂剧相对而言。它是用轻柔婉转的南方曲调演唱的戏剧形式,最初是在南宋时期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所以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是明清传奇的前身。 7.散曲 散曲是与剧曲相对而言的,它是金元时期北方兴起的可合乐歌唱的一种新型抒情诗体,在元代又被称为乐府。散曲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审美意识的窠臼,表现手法大多用铺陈白描,形式自由灵活,语言通俗流利,风格泼辣明快,显示出强大的艺术活力。在体式上,散曲大体上可以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 套数 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它是由两支以上属于同一宫调的单曲联缀而成的一个完整的组曲,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9.戏曲(期中考试试题) 10.元代话本 白话小说在元代继续盛行。在继承唐宋以来说话伎艺的基础上,元代话本小说的创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元代话本与宋代话本之间区别甚微,很难确指,又往往有前人创作后人再加工润色等情况,所以一般统称为“宋元话本”。 11.讲史 “讲史”是“小说”之外另一重要的说话伎艺。讲史话本通称平话,又称评话,大多是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浅显的文言与不太成熟的白话夹杂并用,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编排成情节连贯的长篇故事。宋元讲史话本一般篇幅较长,分卷分目,文字质朴浅拙,关目生动曲折,有虚有实,亦文亦野,成为后来长篇白话章回小说的滥觞。如《大宋宣和遗事》为《水浒传》提供了最初的蓝本,《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三国志平话》已粗略具备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要情节和基本倾向。 简答: 1.简述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 苏轼以其天生的健笔、奔放的才情,发展了韩愈以来以文为诗的传统,又矫正了在他之前宋诗流于浅率无味或生硬晦涩的弊病。他善于打通各种文体,以文为诗,以古体写近体,其诗纵横开阖,收放自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诗歌的自由度。他的诗还精于议论,新奇警策,深刻透辟,触处生春,无不如意,而且其议论往往借助于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叙事,即事明理,叙议结合,收到了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2. 构思新颖,想象奇幻,比喻新巧。苏诗很少就题论题地直说、正说,而往往是曲一层说、侧一层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