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附录三东番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附录三东番记.doc

PAGE PAGE 6 101高中國文(六)附錄二 附錄二 東番記 陳 第 一、寫作背景   陳第與沈有容結識於薊門,相契甚深。陳第五十七歲開始出遊,仍和沈有容聯繫。   明神宗萬曆三十年(西元1602年)秋,由於倭寇侵占東番(臺灣)南部的大員,橫行於通往閩、粵、浙三省的海域,商人和漁夫受害最深,也嚴重威脅澎湖及福建沿海的安全。於是福建巡撫頒下密令,命浯嶼水師將領沈有容追勦倭寇。沈有容祕密部署,並邀請高齡六十二歲的陳第同行。陳第代為招募漁人繪製東番西海岸的地形。   十二月七日沈有容率二十一艘船艦出海,雖遭遇巨風駭浪,只剩下十四艘船艦,仍繼續前進,終於抵達東番,擊敗   這二十幾天,陳第除親訪當地風土習尚外,大概也聽當地華商、漁人說了不少奇風異俗。回國後,講給好友陳學伊聽,陳學伊極力催勸,於是在第二年春天撰就〈東番記〉,並贈送給沈有容,以紀念並讚揚他的功績,沈有容收入《閩海贈言》。 二、作者簡介──名將、碩儒、大旅行家 生平 簡介 (1)三十三歲以前,在家中習經史、學擊劍、喜談兵,常關心國事。 (2)三十三到四十三歲,由幕客而為武將,駐守邊防重鎮,努力建立事功。 (3)四十三歲到五十七歲隱退閉門讀書,僅與一二知交來往。 (4)五十七歲到七十六歲到處旅行,縱情山水之餘,仍不忘學問,陸續完成重要著作。 邊防 名將 萬曆四年,陳第領軍出防薊鎮(在今河北省)鎮守邊防要塞。萬曆十一年,因拒絕總督吳兌的表弟以兩倍價錢將青布配賣給士兵的請託而去官。 學術 成就 陳第的時代,還沒有上古音和今音不同的觀念,陳第在《毛詩古音考》:「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這種語音受時間、地域影響而改變的觀念,在中國古音學上有開創之功。清代古音學之祖顧炎武就直接受陳第的影響。 活用 所學 陳第所上的〈平倭策〉,對當時的蕩寇行動極有用處,同時他運用音韻學方面的知識,發明了「八音誚〔ㄑㄧㄠˋ〕語」,令士兵學習,從此軍機靠著這種暗號傳遞,保密的成效卓著,是陳第的一大貢獻。 東番記貢獻 (1)臺灣文學史上第一篇遊記。 (2)最早的臺灣實地考察報告,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三、國學常識 (一)臺灣漢文古典文學   ──遊宦文人(陳第、郁永河、陳夢林、藍鼎元)、移民文人(沈光文)、     原籍臺灣之文人(鄭用錫、丘逢甲、連橫)   朝代 字 號 經    歷 成 就 及 著 作 陳 第 明 字季立 號一齋、 1.協助戚繼光掃蕩倭寇 2.為俞大猷幕客,盡得其兵法之傳 3.承辦長城邊防務,多次受嘉許 1.精通音韻訓詁,其《毛詩古音考》開中國古音韻學之先河 2.所作《東番記》為最早記載臺灣原住民生活的重要文獻 3.後人輯有《一齋集》傳世 沈光文 明末清初 字文開 號斯庵、寧波野老 1.明亡後,曾投效福王、永曆帝 2.從金門搭船赴泉州,遇颱風,漂流來臺。此後居臺三十餘年 3.鄭成功收復臺灣,以禮相待。鄭經嗣位,作賦批評,險遭殺身之禍,隱居山地 4.鄭氏政權亡,重出文壇,組「東吟社」 1.詩賦作品及教育成就,對臺灣文學貢獻極大 2.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臺灣文學初祖」,詩中常見懷念家園之愁 3.今人輯有《沈光文全集》傳世 附:臺灣新文學之父( 賴和 ) 郁 永 河 清 字滄浪 1.性喜遊歷,任福州府幕僚時,遊遍福建名勝 2.康熙三十五年,福州火藥庫失火,自願受命來臺採硫 3.康熙三十六年自安平港北上至淡水,居北投採硫,十月離臺復命 1.工於詩文,其著作以《裨海紀遊》為代表,書中〈竹枝詞〉十二首、〈土番竹枝詞〉二十四首,為當時臺灣山川地理、史事、民情風俗之珍貴記錄 2.另有《番境補遺》、《鄭氏逸事》 藍 鼎 元 清 字玉霖 號鹿洲 1.康熙六十年隨堂兄南澳總兵藍廷珍來臺平定朱一貴亂事。文案書札、軍機要務多由其策劃 2. 雍正六年任廣東普寧縣知縣,公正清廉,因得罪權貴,被誣去職. 1.為學講求經世致用留心軍國民瘼 2.《東征集》與《平臺紀略》,記在臺平亂後提出許多治臺方案,被譽為「籌臺之宗匠」 3.另有《鹿洲初集》、《鹿洲公案》 丘逢甲 清末 字仙根 晚號 滄海君 1.十四歲應童子試,被拔擢為第一 2.甲午戰爭後,清廷割讓臺灣,丘逢甲聯合臺灣仕紳成立「臺灣民主國」 3.日軍登臺,臺北淪陷後,內渡中國,自署「臺灣遺民」 1.少年即有詩名,內渡後,詩作感憤時局,抒發雄心,氣激志昂,在詩風靡弱的清末, \o 梁啟超 梁啟超譽為「詩界革命鉅子」、「天下健者」 2.有《嶺雲海日樓詩鈔》傳世 連 橫 清末 民初 字武公 號雅堂、劍花 1.13歲,父授以《臺灣府志》:「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 2. 民國成立,至北京入清史館任職,盡閱所藏臺灣檔案。民國三年回臺,七年完成《臺灣通史》 《臺灣通史》、《臺灣語典》 《臺灣詩乘》 《劍花室詩集》 《劍花室文集》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