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大赌才能大赢
如果有50% 的把握就上马,有暴利可图;如果有80%的把握才上马,最多只有平均利润;如果有100%的把握才上马,一上马就亏损。――张瑞敏
在本书的导论中,我们把中国的企业大致分成两类:“经营机会”的企业从一开始就抱着多元化的思路,发展壮大;而“经营产品”的企业则往往是抓住一个产品,借助其所在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的迅速扩张,顺势壮大起来。但是,任何行业都有其周期性,当行业增长减缓,甚至停滞时,这些企业最大的希望,就是寻找新的利润来源,以维持企业的持续增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显而易见的,爆炸性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少。于是,在寻找新的增长点的过程中,一批习惯了追逐机会的企业逐渐迷失了自己。企业摊子越铺越大、效益越来越差、管理越来越难,新的利润增长点却依然恍若雾里看花。而当企业左冲右突、前试后探之际,曾经带来丰厚利润的主业渐渐饱和,甚至衰败,。可试探中的利润点即使困难重重也不敢轻言放弃。不知不觉之中,这些企业也显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上一章中,我们知道,简单多元化无法在新环境下提供增长的动力。那么,这些左右徘徊的企业如何才能培养快速增长的新业务,并赢得下一回合的竞争呢?
4. 。1 战略突破
对于这些类企业,摆脱传统的战术层面的思考,在战略上突破,才能开拓新的局面。我们来看看中国的TCL集团。在过去的20年里,TCL走的是中国企业最典型的扩张道路,它的发展、壮大以及困惑,充分显示了此类企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4. .1. .1 TCL的战略挑战
TCL集团的前身是组建于1980年的惠阳地区电子工业公司。最初生产录音磁带。1986年,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成立,开始生产电话机,并在1989年做到全国销量第一。1992年,TCL利用大屏幕彩电高速发展的机会进入电视机行业,2000年5月,TCL成为彩电业的领头羊 经济参考报,06/17/1997,广东TCL成功兼并香港陆氏彩电项目的启迪。至2003年底,TCL彩电销售已超过1100万台,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3%,继续保持行业老大的位置
经济参考报,06/17/1997,广东TCL成功兼并香港陆氏彩电项目的启迪
资料来源:TCL官方回复
TCL最近的大成功则是手机业务。1999年,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成立,起初并不为集团看好。但2003年前10个月,TCL手机实现销售额80亿元,利润达6.49亿元,跨入行业前三名 北京娱乐信报,12/16/2003,TCL:手机业利润全线下降,竞争更趋激烈
北京娱乐信报,12/16/2003,TCL:手机业利润全线下降,竞争更趋激烈
TCL也陆续进入了多个行业。1993年,TCL成立TCL国际电工有限公司。1998年5月,TCL进入电脑行业。1999年,成立信息产业集团,涉足软件、IT分销、网站、互联网接入设备等业务;2001年,进入白色家电领域。
2004年,TCL集团整体上市,包括103家全资、控股与参股企业,业务涉及多媒体电子、通讯、家电、信息、电工和部品等六大产业群。这时,TCL的年销售收入已超过300亿人民币,品牌价值被评估为267.12亿元。
TCL的成功勿庸置疑。彩电的复苏,手机的辉煌,国际化的初步成功,集团的整体上市,这些因素把TCL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下一步呢?李东生怎样才能真正缔造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呢?
前景不容乐观。
TCL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强大的本地化设计、出色的渠道能力、相对灵活的体制以及较好的管理基础。与汤姆逊合作后,TCL彩电产量已是全球第一;如果发展顺利,手机产量也有很大可能进入世界前列。但一个切肤的问题是,取得这样的成就之后,TCL是否就是世界级的企业?
恐怕未必。成功不仅在于规模,更重要的是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光靠大规模和低成本无法成为世界一流。李东生常说,大未必强,但不大一定不强,所以TCL必须尽快做大。可是,做大之后如何做强,培养真正的世界级竞争力,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TCL强吗?,它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最终会在哪个产业形成独特优势?,成为行业领袖?可惜,答案并不令人满意。目前,TCL所有的业务和举措,很难看出哪些可以真正领先世界。在规模上,TCL有很大提升,但产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并无大的突破。
TCL用了20多年时间,走过一条中国企业典型的扩张道路。先是切入高速发展的行业,利用低成本和渠道优势,迅速做大;然后,当现有行业发展减缓,似乎没有扩张空间时,切入新兴行业,再次迅速扩张。TCL切入电话、彩电、电脑、手机,都是同样的思路。产品线和规模虽然在迅速扩张,然而,在能力的积累方面,却多少给人留下原地踏步的印象。其不断追逐新兴产业的跳跃式发展,又让人产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疑惑。TCL大了,但未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