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领域专利侵权案例分析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审法院认为: 本专利权1所述的方法: 1.提供一用于形成铰接件的金属带; 2.切割出大致与铰接件外形一致的区域; 3.通过冲压形成一圆形部分以形成铰接件的凸肩; 4.冲出铰接件的铰接孔。 * 现场勘验,康华公司的加工过程为: 1、人工将金属带材送入冲压机冲下铰接件; 2、人工用钳子夹住铰接件前部,用锻压机将铰接件后部砸圆; 3、人工用钳子夹住铰接件前部,将铰接件插入打孔机内打孔; 4、人工用铅丝从铰接件前部圆孔中穿过,将若干个铰接件穿在一起后用抛光轮抛光。 其方法包括:1、金属带材、2、冲下铰接件、3、砸圆、4、打孔。 一审法院认为: * 一审法院认为: 被告加工铰接件的方法为在金属带材上通过冲压的方式冲下铰接件,即被告所称的“冲裁落料” (而本专利则是在铰接件安装弹簧件装配单元之前仍与金属带连接),尔后由人工手持钳子夹住铰接件,将铰接件凸肩延伸部分用锻压机砸圆,即被告所称的“模锻”,再由人工分别将铰接件插入打孔机进行打孔。 * 一审法院认为: 根据权1所保护的范围与被告的加工方法对比可以看出,被告加工铰接件的方法与原告专利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无明显差异,原告专利的权利要求1为四个步骤,被告的加工步骤亦为四个,在将铰接件从金属带材上冲下后,“模锻”、打孔的顺序虽然可调,但顺序的调整并未产生新的效果。 * 等同侵权,被告应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公开赔礼道歉不予支持。 生产模具、工具并非专用品,故销毁模具、工具不予支持。 由于原告对要求的赔偿数额未加以说明,也未提交被告实际销售涉案专利产品的相关证据,故赔偿数额本院酌定。 原告未提交其支付律师费、公证费及调查取证费的相关证据,不予支持。 一审法院认为: * 一审判决如下:  1.被告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被告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五万元;    3.驳回原告的其它诉讼请求。    4.案件受理费由原告OBE-工厂.翁玛赫特与鲍姆盖特纳有限公司负担5000元,由被告玉环县康华眼镜有限公司负担2010元。 * 关于赔偿——赔偿的计算方式 (专利法第65条) 1、原告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 ; 2、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3、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1-3倍); 4、法定赔偿(1万至100万)。 * 康华公司不服一审,提起上诉: 1.一审判决以被控侵权方法与专利方法等同,落入涉案专利权保护范围缺乏事实依据; 2.涉案专利方法是建立在铰接件同金属带料不分离的情况下实现的,而被控侵权方法是在与金属带分离情况下,采取传统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冲裁、锻压和冲孔设备逐一完成的,与专利方法完全不同。 3.请求撤销一审判决,驳回OBE公司的诉讼请求。 二审: * 二审: 二审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相同。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的核心问题在于康华公司制造被控侵权产品使用的方法是否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 二审法院认为 : 涉案专利的权1记载的技术方案由五个技术特征组成: 1、铰链由至少一个外壳、一个铰接件和一个弹簧构成; 2、提供一用于形成铰接件的金属带; 3、切割出大致与铰接件外形一致的区域; 4、通过冲压形成一圆形部分以形成铰接件的凸肩; 5、冲出铰接件的铰接孔。 * 二审法院认为 : 根据涉案专利说明书的记载,其技术方案是建立在铰接件同金属带料不分离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既是涉案专利的发明目的,又是涉案专利方法的特征和效果的体现。将铰接件从金属带料分离下来无法实现涉案专利方法的技术效果和技术目的。 * 被控侵权产品中铰接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1.金属带材;2.冲下铰接件;3.砸圆;4.打孔。 该加工方法是首先将铰接件与金属带料分离下来,采取传统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冲裁、锻压和冲孔设备逐一完成的。由此可见,这与专利方案所采取的铰接件同金属带料不分离的方法不同。 二审法院认为 : * 申请再审情况: OBE公司(专利权人)申请再审称 : 二审判决将“铰接件同金属带料不分离”这一新的、没有记载在权利要求1中的技术特征从本专利说明书中加入权利要求1,缺乏法律依据 。 *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 本案争议焦点为: 是否应当以“铰接件同金属带料不分离”对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即技术特征“切割出大致与铰接件外形一致的区域”的确切含义应当如何理解。 * 首先,分析说明书 在铰接件实施例中,与技术特征“切割出大致与铰接件外形一致的区域”相对应的描述是: “首先切割铰接件的基本形状,并形成凸肩9的基本形状和连接在凸肩9上并在以后具有铰接孔范围497的至少一部分。亦即铰接件11用这个范围497和凸肩9的一端固定在金属条481上。当然,切割的阴影区也可扩向金属条边沿,这样切割的铰接件只有一边与金属条481连接。” * 481带形材料、9凸肩、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