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流理论II
交通流模型的分类
宏观交通流模型:交通波模型
中观交通流模型:车头时距分布模型、聚类模型、气体动力学
微观交通流模型:跟车、超车及车道变换等微观行为
微观和宏观
微观方法处理车辆相互作用下的个体行为,包括跟驰模型和元胞自动
机模型(或粒子跳跃模型)
研究者 年代 贡献
Gazis, Herman, Rothery 1961 奠基文献
Bando et.al. 1995 提出优化速度模型(OVM)
Wolfram 1983 提出184号规则模型
Nagel, Schreckenberg 1990 提出了著名的NS模型, TRANSIMS
宏观方法视交通流为大量车辆构成的可压缩连续流体介质,研究许多
车辆的集体平均行为
研究者 年代 贡献
Lighthill, Whitham; Richard 1956 奠基文献,LWR理论
Payne 1971 提出以密度梯度为期望项的动量方程
Ross 1988; Michaloupolos 1993; Zhang 1998 改进动量方程
Kerner 1993 加入粘性项,导出二阶动量方程
Daganzo 1995 指出动量方程的特征速度问题
Helbing 1998 提出介于微观和宏观的GKT模型
理论框架
Macro Meso Micro
LWR 1955
Daganzo
Payne 1971
1994 GHR
OVM
Michael 1999, IDM
Willsky 1980, Alecsandru
Markos 1990 Zhang Lo 2001 2006 Gomes 2008 FVDM
2001…
…
Aw-R 2000, 2002, Jiang 2002, Zhang 2002, Zhang 2009
交通流的动态特性
流密速关系
车头时距、间距、速度关系
交通阻塞形成与传播特性——振荡特性、排队论、PDE特征线
交通流相变特性
交通流的非线性性——时间序列、自/互相关系数
交通流数据的混沌特性——吸引子、Lyapunov指数、相空间
交通流数据的分形特性—— 自相似性、关联维数、小波变换
交通流的线性与非线性稳定性——特征值、KdV方程
速度-密度关系
确定性的线性/非线性关系
Greenshields, Greenberg, Underwood, Newell, Darke, Pipes-Munjal …
流量-占有率(密度)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