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1、画出下图所示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局部)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塑性铰线。已知(a)图中单向板在支座处单位板宽的抗弯承载力为Mu1(kNm),跨中单位板宽的抗弯承载力为Mu2(kNm),计算跨度为l(m),计算该板能承受的极限均布荷载qu。
l
l
l
l
梁
单向板
双向板
(a)
(b)
2、下表为某排架柱三个控制截面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汇总表,请根据:(1)“恒荷载+0.9(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活荷载)”;(2)“恒荷载+任意一个活荷载”的荷载组合方式分别进行以下内力组合,只要写出参加组合荷载的序号,不必具体计算:
(a)Ⅰ—Ⅰ截面的Nmax及相应的M;(b)Ⅲ—Ⅲ截面的+Mmax及相应的N,V。
荷载类别
恒载
屋面活载
吊车竖向荷载
吊车水平荷载
风荷载
Dmax作用在A柱
Dmax作用在B柱
向右
向左
左风
右风
序号
eq \o\ac(○,1)
eq \o\ac(○,2)
eq \o\ac(○,3)
eq \o\ac(○,4)
eq \o\ac(○,5)
eq \o\ac(○,6)
eq \o\ac(○,7)
⑧
Ⅰ—Ⅰ
M
27.3
5.9
-51.7
-45.6
17.7
-17.7
42.7
-48.4
N
317.9
53.6
0
0
0
0
0
0
Ⅱ—Ⅱ
M
-32.1
-7.5
160.6
3.3
17.7
-17.7
42.7
-48.4
N
368.2
53.6
530.7
122.3
0
0
0
0
Ⅲ—Ⅲ
M
-6.9
-0.9
-56.1
-89.0
165.7
-165.7
219.8
-203.0
N
418.5
53.6
530.7
122.3
0
0
0
0
V
2.9
0.77
-12.3
-10.8
17.4
-17.4
28.0
-22.7
注:表中M单位为kNm,N、V单位为kN。(提示:Nmax组合时应得到M,V的最大绝对值)
次梁1主梁
次梁1
主梁
板
6000mmmmmm
6000
2000×6
柱
中柱
1、如右图所示一单向板楼盖,板四周均与梁整体连接,已知均布恒载设计值为8.0kN/m2(全部梁自重及其他恒载均已折算其中),楼面均布活荷载设计值为4.0 kN/m2,梁柱线刚度比足够大。(图中尺寸单位为mm,均为梁中心线之间距离,已知次梁截面宽度b=200mm,主梁截面宽度b=300mm)
请按弹性理论和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以下截面的内力:
(1)图中六跨连续单向板第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
(2)图中两跨连续次梁中间支座最大负弯矩。(提示: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荷载需要折算)
2、如图为一单层厂房横截面示意图,纵向柱距为6m,已知基本风压为w0=0.45kN/m2 ,风压沿高度变化系数μz经查表得:柱顶μz=1.01,檐口处μz=1.09;风载体形系数μs如图所示,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柱截面惯性矩为:上柱Iu =2.1×109 mm4,下柱Il =15.8×109 mm4。请画出该排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标出柱子计算高度,并计算出作用在排架上的各项风荷载q1,q2
室内地面
室内地面
室外地面
0.5m
7.3m
3m
2.4m
1.5m
3.9m
10.8m
-0.6
-0.5
+0.8
-0.5
Iu
Iu
Il
Il
A
B
3、下图为一四层框架结构平面图,横向三跨,柱截面尺寸300×500mm(长边沿横向布置,如图),横向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500mm,纵向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400mm,横向框架梁柱形心重合,纵向框架梁柱形心不重合,A、D轴梁柱外缘重合,B、C轴梁柱在走廊一侧外缘重合,图中所标轴线位置与梁形心重合。已知基础顶面(柱底)标高为-1.2m,各层层高3.6m。假设楼面荷载设计值g+q=10kN/m2(梁自重已折算成均布荷载,假设活荷载满布),请画出图中 eq \o\ac(○,3)轴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计算框架梁、柱上的荷载,并在二层梁及节点上标注出来。
4000
4000
4000
6000
6000
2400
eq \o\ac(○,2)
eq \o\ac(○,A)
eq \o\ac(○,C)
eq \o\ac(○,D)
eq \o\ac(○,3)
4000
房间
房间
走廊
eq \o\ac(○,4)
eq \o\ac(○,B)
eq \o\ac(○,1)
四、
1、假设三(1)题中的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弯矩包络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实线为求支座最大负弯矩的弯矩曲线,虚线为计算跨中最大正弯矩的弯矩曲线)。根据教材附录6查表计算得到的MBmax=287.7kNm,对应该曲线的跨内最大正弯矩为M1=191.8 kNm;而对应虚线的MB=239.9kNm,M1max=2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香港电影简史年表.docx VIP
- 临床免疫学检验: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ppt VIP
- 项目生命周期与项目管理过程课件.pptx VIP
-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大模型时代的具身智能.ppt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戏剧教育与戏剧表演技巧培训.pptx VIP
- 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 课件全套 第1--7章 概论、新药的发现研究---新药选题与信息利用.pptx
- 2025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研究报告-鼎帷咨询.docx
- 《AI时代新机遇》AIGC如何为教师赋能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