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克次体专题知识宣教; 立克次体具有下列共同征
???
① 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见到,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
② 都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引起人类发热出疹性疾病;
??? ③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于宿主细胞浆内增殖;
??? ④ 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
⑤ 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 ⑥ 对抗生素敏感 ; 立克次体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人类多因节支动物吸血时而受到感染。 历史上历次大规模战争都有斑疹伤寒大流行,死亡数以百万计。 我国发现的立克次体病主要有 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 ;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立克次体大小为0.3-0.6×0.8-2.0μm,呈多形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的宿主内可出现球形、哑铃形、长杆状或丝状等不同形态。常用Giemsa或马氏染色法染色,前者可将立克次体染成紫色或蓝色,后者将立克次体染成红色。普氏立克次体常散在于细胞浆中、恙虫病立克次体多在核旁成堆排列;而斑点热立克次体则在胞浆或核内均可见到
; (二) 培养 立克次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只在活细胞内增殖。繁殖一代需要6-10h常用的培养方法有:
鸡胚卵黄囊内接种
组织细胞培养:鸡胚成纤维细胞、L929细
胞、Vero单层细胞
动物接种 :常采用豚鼠、小鼠腹腔接种
是最常用的方法; (三) 抵抗力
除贝纳柯克斯体外,对热、消毒剂抵抗力较弱。一般在56℃数分钟内即可被灭活,在0.5%石碳酸、0.5%来苏及75%酒精中数分钟即可杀死。对氯霉素和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对磺胺类药物不敏感。对低温及干燥的抵抗较强,-20℃或冷冻干燥可保存半年以上,在干燥虱粪中能保留传染性一年半以上
; (四) 抗原构造
群特异的可溶性抗原:为脂多糖
种特异的外膜抗原:与外膜蛋白有关
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还有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OX2、OX2、OX19)有共同的耐热多糖类抗原 。因而可利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进行定量凝集反应,以检测病人 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及其含量。此种交叉凝集反应称为外-斐反应 。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 二 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传播方式 人是普氏立克次体的唯一宿主,经虱在人群间传播。斑点热立克次体在蜱唾液腺中增殖,普氏立克次体在虱、蚤的肠上皮细胞中增殖。故以蜱为媒介的立克次体是于蜱叮咬处直接侵入人体;以虱、蚤为媒介的,是虱、蚤于其叮咬处排出含有大量立克次体的粪便,经伤口侵入人体。此外,偶有经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者; (二)致病机理
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和磷脂酶A
立克次体的内毒素是LPS,引起发烧、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致微循环障碍和中毒性休克、出现DIC等
磷脂酶A能溶解宿主细胞膜或细胞内吞吞噬体膜,有利于立克次体穿入宿主细胞膜并在其生长繁殖
立克次体表面结构有利于粘附到宿主细胞表面和抗吞噬作用 ; 人被感染后,经5-21d潜伏期,骤然发病,
表现有高热 (达39-40℃) 、头痛、肌肉痛等,4-5d后出现皮疹,先躯干、后扩展至四肢,有的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和其他实质器官的损害。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有交叉免疫; 致病过程:
立克次体局部淋巴组织或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引起第一次立克次体血症,经血流扩散到全身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后,大量立克次体入血引起第二次立克次体血症,内毒素释放入血,引起一系列症状
此外,还伴有全身实质性脏器的血管周围广泛性病变,常见于皮肤、心、肺和脑
; 所致疾病立克次体所引起的疾病及特点
疾 病 病 原 体 媒介 主要临床表现
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 人虱 发烧、头痛、皮疹
恙虫病 立克次体恙虫病 恙螨 发烧、头痛、皮疹
溃疡、焦痂淋巴结大
猫挝热 汉赛巴通体 - 脓泡、发烧、厌
食、肌痛、脾肿大
Q热 Q热立克次体 蜱 发烧、头痛、腰痛
心内膜炎
; (四)免疫性
立克次体是严格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
机体产生群和种特异性抗体,有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及中和毒性物质的作用。细胞免疫产生的细胞因子,有激活、增强巨噬细胞杀灭细胞内立克次体的作用,病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