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专题阅读导学案 (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文阅读------句段作用》导学案 初三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周淑娟 时间:2016年3月 教师寄语:我不能推你上山,但我能指给你上山的路。 学习目标: 1.明确潍坊近五年语文中考试题中记叙文的分值、考点和题型。 2.掌握散文阅读考点——分析句段的作用的答题技巧,提升备考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散文阅读考点之——分析句段的作用的答题技巧,提升备考能力。 学习过程: 一、课前延伸,自主学习 1.自主复习散文的相关知识点。 2.阅读《奶奶的粽子》,完成第2题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试总结:文章首段的作用。 3.阅读《指路小孩》,完成4题尾段的作用。 试总结:文章尾段的作用。 4.阅读《家徽》,完成第19题第②段的作用。 试总结:文章中间段落的作用。 二、课内探究,解惑答疑 1.成果展示,查漏补缺。 2.指点迷津,总结规律。 一方面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同学们要认真审读命题要求,明确三点要求: 一是要明确所分析的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必要时可用铅笔标出。 二是要明确答题的角度。如果题目中笼统地问有何作用(妙处),或问为什么要从× ×写起,这是综合问,需要从内容、结构、表达等多个角度进行回答。如果只问结构上的作用或内容上的作用,就只从结构或内容上回答。 三是要注意一些隐含信息。如2014年山东济宁卷考查《秋天的黄昏》,要求同学们分析“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该题干暗示了一个信息:插叙。由此自然想到“插叙”起到“补充说明或解释”的作用。 另一方面阅读句段本身,从两个角度分析 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从两个角度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一是从内容上分析,要弄清句段写了什么,对全文中心的表达作用;二是从结构位置上分析,要思考句子和段落在文中的不同作用。 学海拾贝: 角 度 段 落 结 构 内 容 开头句段 中间句段 结尾句段 教你一招: 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先审读命题,确定指定句段的位置,在作品中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意分析所选句段自身写了什么,对全文中心的作用及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列出相关位置句段的一般作用代入分析;最后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角度进行回答。还要注意在线索、思路方面的作用。 三、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完成《秋韵》、《素颜如雪》、《孔林二月兰》、《燕子来时》中加粗的关于句段作用的题。 自主学习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 文章,完成1——5题。(2014滨州中考)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

文档评论(0)

35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