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点: 1)N降低A1,A3点,温度低,变形小,细晶可直淬 2) N使A稳定,淬透性 ,硬化均匀;MS点下降,残A增多 3)相同温度,浓度高,渗速快,初期明显。4)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高于渗碳件 5)采用的渗层薄。 气体碳氮共渗 返回 材料: 渗碳钢 中碳(合金)钢 路线:(与渗碳类似) 锻-预备热处理-粗、半精加工-碳氮共渗-淬火、低回-精加工-装配 气体碳氮共渗 返回 (一)工艺参数的影响 1、温度 a、对浓度的影响 气体碳氮共渗 b、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共渗温度低,例如700℃时,易形成氮和碳氮化合物ε相,脆 共渗温度中等,共渗层总浓度高,残奥A增加,可提高调整碳、氮势控制 共渗温度高,例900℃以上,和渗碳相似 气体碳氮共渗 2、共渗时间 ≤1mm时,煤油+25%氨 840-870℃,4h左右 850,4-5h,浓度饱和,延长时间,游离化合物,性能降低 返回 四、渗后热处理 一般:直接淬火+低回 回火抗力提高,回火温度稍高 淬透性提高,硬化均匀 碳钢碳氮共渗可取代合金钢渗碳 返回 五、组织性能 1、组织 与渗碳类似 不同:碳氮化物倾向大,残A多 厚度:有冲击载荷,0.65-0.75mm 轻载,0.55mm以下 一般取渗碳层深度的2/3 2、性能 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 高于渗碳 疲劳强度 碳氮共渗渗碳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正火 返回 钢的渗氮 将氮渗入钢铁零件表面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渗氮俗称氮化。 特点: 1、高硬度、高耐磨 2、高的疲劳强度、抗蚀性 3、扩渗温度低 返回 气体渗氮 一、渗氮用钢及工艺路线 1、渗氮用钢 常采用含Cr、Mo、W、V、Al的合金钢 也可用碳钢 高碳高合金钢 2、工艺路线 下料-锻造-预备热处理-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去应力退火-粗磨-渗氮-精磨 气体渗氮 返回 预热处理:调质(性能、组织) 调质组织对渗氮质量的影响 A、残留铁素体,易形成针状氮化物 B、原始组织粗大,易形成脉状或网状氮化物 C、贝氏体,易形成针状氮化物 气体渗氮 返回 2、工艺参数 A、温度 气体渗氮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mm)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300 200 38CrMoAl渗氮60小时,温度对表面硬度和层深的影响 500℃ 520℃ 560℃ 580℃ 600℃ B、渗氮保温时间 气体渗氮 气体渗氮 C、氨分解率 氨分解率增加, 氮势降低 0 20 40 60 80 100 氨分解率对38CrMoAl渗氮层硬度与深度影响 1100 900 700 500 300 0.6 0.4 0.2 0 HV 深度 520℃ 600℃ 600℃ 520℃ 返回 3、工艺过程 准备、排气升温、渗氮保温、冷却 4、工艺方法 (1)强化渗氮 a、等温渗氮 一般480-530℃ b、二段渗氮法 c、三段渗氮法 返回 性能特点 1、硬度、耐磨性、脆性 2、疲劳强度 3、热硬性 返回 不锈钢炉罐退氮 不锈钢渗氮罐在渗氮过程中会渗入氮,氮对氨分解起催化作用,随渗氮罐表层氮含量增加,催化作用增强,须加大氨气供量才能维持正常氨分解率,所以须定期对炉罐进行退氮。 退氮时,空炉加热至800-860℃,2-4h后缓冷。 返回 相关知识 一、认识氮碳共渗 定义:工件表层同时渗入氮、碳原子,以渗氮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工艺分类: 液体氮碳共渗 气体氮碳共渗 固体氮碳共渗 等离子氮碳共渗 特点: 1)适应于氮碳共渗的材料广:碳钢、合金钢、铸铁 2)氮碳共渗的速度快,周期短:0.5mm,3-4h. 3) 白亮层中的ε相韧性更好:含碳后,含氮低,韧性好,且不析出脆性ξ相;弥散分布碳氮化合物。 4)加工成本低。 5)变形量较大。 6)处理时间不宜过长。 返回 一、真空的基本概念和区域划分 1、定义 真空:在指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统称为真空。 真空度:真空状态下气体稀薄程度称为真空度.通常用压力值表示。 2、单位(Pa) 3、真空气氛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战内攻作战安全.ppt
- 初级财务会计第八章.ppt
- 初级财务会计第四章.ppt
- 初高中英语衔接辅导课音标缩写句子成分.ppt
- 初高中英语衔接辅导课.ppt
- 初高中英语语法衔接——动词.ppt
- 初赛第9讲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ppt
- 初高中知识衔接.ppt
- 利用winPE工具盘安装操作系统.ppt
- 利辛县中医院骨二.ppt
- 《概率论》第1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概率论》第4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学课件(非AI生成) (2).ppt
- 2023年忠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3年呼伦贝尔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2023年塔城地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宜昌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3年奉节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3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大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益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