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季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施工范围处于廊坊市广阳区中心繁华地段,处于永丰道、爱民东路、和平路、新开路所围地块内,周边为商业及住宅区,场地内地势平坦,占地面积约33000平米本标段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246.5mm,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廊坊本地雨季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内,暴雨强度高,防洪形势严峻,因此要加强雨季施工的措施。 二、编制依据 现场工程情况。 廊坊新朝阳广场二期C区设计施工图。 本地工程地质勘探资料。 廊坊市气候、季节变化资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小型潜污泵选型及安装手册》 三、现场及周边环境 本工程地处廊坊市广阳区新朝阳广场,交通便利。现场基坑最低点-18.65m,东北角与西北角各有一个排水井,因现场面积较大,故布置两个DN80排水主管道,如后面附图敷设,施工中应进行保护。 四、降雨量计算及排水布置 本工程为临时雨水系统,根据现有条件,现场东北侧和西南侧各有一个排水井,并按廊坊市降雨强度和近10年内平均降雨量为依据计算,布置管道及管材的选型和潜污泵的型号,合理进行选择。 4.1 降雨量计算 根据现场情况,把雨水系统分为两个大分区,以现场施工的(1、2、3、5、6、12)区为一区,以现场施工的(4、7、8、9、10、11、13)区为二区。 一区的投影面积为St =15265m2,最大侧墙面积为Sc =4957m2,则一区的汇水面积为F=St+Sc/2=17744m2,取暴雨重现期P=10年,降雨历时t=5min,径流系数φ=0.9,经计算暴雨强度q=4.94L/S?100m2。【i=16.956+ 则Qy 即Q=236.7m3 二区的投影面积为St =14965m2,最大侧墙面积为Sc =3250m2,则一区的汇水面积为F=St+Sc/2=16590m2,取暴雨重现期P=10年,降雨历时t=5min,径流系数φ=0.9,经计算暴雨强度q=4.94L/S?100m2。【i=16.956+ 则Qy 即Q=221.4m3 4.2泵的选型及管材的确定 上述是廊坊市10年内最大降雨强度,在不影响现场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情况,限降雨后4小时内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根据上述计算和现场最低点可选择潜污泵的型号,从而确定管材大小。 潜 污 泵 型 号 表 根据潜污泵型号表,小型潜污泵选用50QW40-7-2.2型,C1、C4作为临时排水池内的潜污泵选用100QW70-22-11型。经计算两种型号的泵完全满足大小,为节约预算成本,除立管选用Q235普通焊接钢管外,其余管道均采用DN50的尼龙水带。 4.3 临时雨水系统布置 根据廊坊新朝阳广场二期C区现场基坑特点,由于现场集坑较多、容易造成雨后不能及时排污,故在每个集坑假设一个小型潜污泵,以PVC软管连接到主管道,将C1、C5电梯基坑作为临时集中排水池,再用一个较大型潜污泵将雨水排入市政排水井,具体如下面平面布置图所示 五、临时雨水系统材料 1、一区临时雨水系统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及型号 材质 单位 数量 1 潜污泵 50QW40-7-2.2 台 7 2 潜污泵 100QW70-22-11 台 1 3 焊接钢管 DN100 Q235B 米 30 4 冲压弯头 DN100 个 2 5 尼龙水带 De50 尼龙 米 500 6 铁线 8# 米 50 2、二区临时雨水系统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及型号 材质 单位 数量 1 潜污泵 50QW40-7-2.2 台 6 2 潜污泵 100QW100-22-11 台 1 3 焊接钢管 DN100 Q235B 米 30 4 冲压弯头 DN100 个 2 5 尼龙水带 De50 尼龙 米 450 6 铁线 8# 米 50 六、文明施工 4.1.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所布置的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乱占道路,乱占场地。 4.2.注意环境保护,尽量减少施工噪音,避免扰民事件发生。 4.3.随时注意清运施工拉圾,不得随意乱堆放。 4.4.在施工人员中要加强文明施工宣传工作,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当代建筑工人的文明形象,展中冶铁人风采。 七、现场消防措施 5.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坚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消防意识教育。 5.2.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防火工作,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经常检查,发生隐患及时上报处理,现场施工作业,设备材料堆放不得占用或堵塞消防道路。 5.3.严格执行现场用火制度,电气焊用火前须办理用火证。并设专人看火,配备消防器具。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