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肴之战--(精选)公开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代背景 关于此次战争,《春秋》经文有关记载很简单: (鲁僖公)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几秦师于崤。癸巳,葬晋文公。 这段文字经过左丘明“传注”,秦晋崤之战、当时各诸侯之间的斗争,就被描写得具体生动、有声有色了。 关于历史背景,补充说明以下两点: (1)所谓“秦晋之好”。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时,曾得到过秦穆公的帮助,并娶穆公之女为妻。 (2)所谓“春秋无义战”(孟子)。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曾发生过许多次战争。 崤之战前二年,秦晋联合围郑,郑大夫烛之武瓦解了秦晋同盟。有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记载的就是这件事。后来秦背弃晋,私自与郑结盟。并派大夫杞子、逢孙、杨孙三人带兵驻守郑国。控制了郑国,又用以对付晋国。从此,秦晋结怨,关系开始破裂。 句式: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穆公访诸蹇叔 无乃不可乎! 尔何知!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公使谓之曰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句式: 使归就戮于秦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及诸河 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 词类活用: 以逞寡君之志 武夫力而拘诸原 通假字: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堕军实而长寇雠 不以累臣衅鼓 * 秦晋殽之战 《左传》 “传” 解释经书的著作。 《左传》 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春秋》记事太简,于是有三本为这部经书作解释的“传”,除《左传》外,还有《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黄河 秦 晋 周 滑 郑 ▲崤 ╳ ╳ 第一部分(1-4) 晋:文公显灵; 郑:杞子告秦; 秦:蹇叔谏公、蹇叔哭师。 正音: 殽(xiáo) 蹇(jiǎn) 悖(bèi) 与(yù)师 一词多义: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其谁不知?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词类活用: 劳师以袭远 秦师遂东 通假字: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思考:蹇叔判定秦师“必死是间”的根据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什么性格? 根据是他对秦、郑、晋三方的分析。 秦:“劳师袭远”,“师劳力竭”,“勤而无所,必有悖心”。郑:“师之所为,郑必知之”,“远主备之”。晋:“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结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蹇叔的分析表现了他的料事如神,他不顾被嘲弄的耻辱和杀身的危险,用哭师的形式诤谏,使人感受到了一个老臣的忠诚、慈父的悲切和智者的执著。 课文写了秦穆公的哪些言行?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写了秦穆公的一“访”一“辞”一“骂” 贪婪虚伪、刚愎自用的性格。 第二部分(5-6) 周:王孙满观秦师 滑:弦高犒秦师 正音: 胄(zhòu) 乘(shèng) 犒(kào) 腆(tiǎn) 遽(jù) 一词多义: 言于王曰 将市于周 且使遽告于郑 句式: 言于王曰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且使遽告于郑 词类活用: 左右免胄而下 入险而脱 思考:王孙满判定秦师“必败”的根据是什么? “轻而无礼”——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 思考:第五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蹇叔说秦师必败,王孙满小孩子也说必败,不谋而合,进一步反映了秦师必败无疑。也显示了“尚幼”的王孙满的聪明才智。 思考:当发现祖国遇到危难时,弦高立即舍弃私利为国解忧。他的机智勇敢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两个方面:①当机立断,随机应变。一方面自称奉郑君之命来犒劳秦师,一方面又迅速派人回国内报告。②从容镇定,言辞得体。他向秦军主帅说出一段貌似谦恭、实则强硬的言辞,很符合一个“使者”的身分,使秦军对郑国早已准备与之周旋深信不疑。 第三部分(7-8) 郑:巧辞逐客 滑:秦灭滑而还 正音: 脯(fǔ) 饩(xì)圃(pǔ)囿(yòu) 一词多义: 为吾子之 将行也 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吾子取其麋鹿 吾其还也 句式: 郑穆公使视客馆 使皇武子辞焉 吾子淹久于敝邑 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灭滑而还 词类活用/通假字: 使皇武子辞焉 以间敝邑 思考:皇武子的话有什么弦外之音? 皇武子对杞子等人说的话是一段颇为婉转、很有分寸而又字挟风霜的外交辞令,貌似客气的话语中暗示已窥破了秦的阴谋,是语带嘲笑的逐客令。 思考:为什么写“灭滑”?又为什么略写? “灭滑”是秦军袭郑的直接后果,无关殽战的成败,所以只点了一下,但也可以由此充分看出秦军的贪残。孟明在被动的情况下乘虚灭滑,不使秦军“勤而无所”获,也反映了他作为秦军统帅的才能。 第四部分(9-10) 晋:原栾论辩,襄公出征 正音: 轸(zhěn)栾(luán) 衰绖(cuī di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