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71班 周萌结构试验报告【三】2007010115
Tsinghua University PAGE 3 |
PAGE 3
试验(三)结合弹模测试学习使用计算机联机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报告
——周萌 组员:初蕾 胡益彰 李动熏 李伟健 张攀
一、试验目的:
1、通过对混凝土棱柱体试件σ-ε曲线的测定,掌握应变仪与X-Y函数曲线绘制
使用方法及掌握仪器选择、调试、标定等方法;
2、熟悉实验数据计算机自动采集系统;
3、练习由试验记录曲线换算为试验数据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
1、预习结构试验教材相关章节;
2、复习钢筋混凝土教材,关于截面为100×100mm2的C25级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破坏荷载Pu及相应变形ε0的数据。
三、试验用具:
1、混凝土柱体试件一个,立方体试件一个(试验时根据本组试块强度,会同其它两组的试块强度值估算棱柱体试件的破坏荷载Pu);
2、工具箱一个(注意试验前后清点箱内工具数量);
3、动态应变仪一台,X-Y函数记录仪一台,或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一套;
4.测力计一个,压试验机一台。
四、试验步骤:
1、在压力试验机上压混凝土立方试块、确定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及轴心抗压强度;
2、由实际的混凝土强度确定试验最大加载值,选择试验机度盘;安装试件和测力计;
3、联接应变片和测力计至动态应变仪和X-Y记录仪,计算机数据采集板;
4、按预算的最大荷载值Pu及相应的应变值ε0,确定应变仪的衰减值及X-Y函数记录仪的量程;
5、由动态应变仪输出标定量,对X-Y记录仪的X、Y轴进行标定;
6、在教师指导下开始加载试验。
五、试验报告要求:
1、由记录曲线及标定换算值绘出混凝土σ-ε曲线并在σ和ε轴上标出fc和ε0等特征点的数值。
2、计算所测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Ec并在σ-ε曲线上选定一点计算其变形模量E’c,将实测值Ec及E’c与按混凝土标号在规范中查出的Ec值逐一比较,分析其差异原因。
六、试验数据及其处理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
实验组号
立方体实测抗压强度/MPa
立方体平均抗压强度/MPa
棱柱体折算抗压强度
1
22.4
23.65
17.74MPa
2
24.8
3
23.75
2、理论计算棱柱体混凝土Pu、ε0 、Ec
Pu=17.74*100*100=177400N=177.4KN,
ε0=1560*10-6=0.00156
εu=2.6*ε0=0.004056
Ec=105/(2.2+34.74/fcu,k)= 105/(2.2+34.74/23.65)=27256 MPa
Ec’=0.5*Ec=13628MPa
查得规范中:Ec=28000MPa
3、混凝土σ-ε曲线
取上图左下角部分放大得:
取最后一次循环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
由上图知:
切线模量Ec=23500MPa
割线模量Ec’=22600MPa
4、切线弹性模量比较(规范值、理论值、试验值)
规范值
理论值(Ec =105/(2.2+34.74/fcu,k))
试验值 Ec
数值
与规范值误差
数值
与规范值误差
与理论值误差
28000MPa
27256
2.6%
23500
16.1%
13.8%
七、试验分析总结
本次试验是按照规范中试验计算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方法进行的,其理论原理是:混凝土在0~0.5fu的区间内表现出接近于线弹性的弹塑性力学特性,可以通过反复循环加载排除其中塑性变形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即多次循环加载后混凝土将表现出较为纯粹的线弹性力学特性,由此可以计算得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通过本试验得到的混凝土σ-ε曲线,我们确实发现混凝土的Stress-Strain曲线越来越趋近于一条直线,而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所代表的被排除的塑性应变也逐渐增大并有收敛的趋势,试验结果基本上与理论原理一致。
另外,由第六部分第4点我们发现,混凝土弹性模量理论值与规范值基本一致,而弹性模量试验值则与前二者误差较大,且偏小,分析其原因如下:
反观图3,混凝土试件受力并不完全为一条直线(拟合系数R2 = 0.9956),即其中中仍存在部分的塑性形变,导致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值偏小。
查看原始数据发现,混凝土试件前后两表面所贴应变片的数值存在一定的差距,说明混凝土试件实际并不处于轴心受压状态,而是受偏心距较小的偏心力作用,这也导致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值偏小。
由于试件浇注不均匀、试验温度不标准、试验过程不严谨等原因,导致误差。
试验中,人工加载等带来较大的偶然误差与人为因素影响。
总而言之,预期试验误差大致为10-15%,本次试验的误差略有偏大,不甚理想,不过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将来试验的胜利完成做好了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