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二周期p区元素除个别化合物(如氢化物)外,其他化合物的△fHmθ ,△fGmθ 均大于第三周期同族元素的相应化合物的△fHmθ ,△fGmθ 。可以粗略地以△fHmθ ,△fGmθ 来比较同类化合物的稳定性,△fHmθ ,△fGmθ越大的化合物越不稳定。 * ●许多第二周期p区元素的化合物稳定性比第三周期相应化合物的稳定性差。如大家熟悉的HNO3 ,H2CO3均易分解,而H3PO4 , H2SiO3却是稳定的。另外,硝酸有氧化性,而磷酸则没有;C(Ⅳ)化合物虽然没有明显的氧化性,但和硅相比,C(Ⅳ)较容易转化为C(Ⅱ)。 * 二、第二周期元素的特殊性 (1) Li Li的电负性大, Li+半径小、有极强的极化力,其化合物不如其他碱金属化合物稳定。如, Na2CO3 加热不反应 相反,Li+与大的、易极化的H-却能形成稳定的共价型氢化物(LiH),而其他均为离子型,且易分解 LiH 很稳定 Li2CO3 Li2O + CO2 但Li与同它成对角线的Mg相似, 如 ① 能直接与N2反应生成氮化物,且Li3N稳定; ② Li、Mg都易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 其他碱金属不具这两条性质。 2NaH 2Na + H2 620 K * (2) Be 离子势 (Be2+)=2/0.35=5.7 (φ=Z+/r+) (Al3+)=3/0.51=5.9 (Mg2+)=2/0.65=3.08 Be与Al成对角关系,其相似性更加明显。如 电极电势 φ?(Be2+/Be)=-1.85V (Al3+/Al)=-1.61V (Mg2+/Mg)=-2.38V Be、Al相近的离子势导致相近的极化力和酸碱性。如,Be、Al的化合物共价较强,许多盐可溶于有机溶剂,碳酸盐不稳定,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呈两性,其盐易水解等。 相近 差异大 差异大 相近 * (3) B B与同族的区别在它几乎不具金属性,在性质上与对角的Si相似。如 都不能形成简单正离子; 都能生成易挥发的、活泼的氢化物; BCl3 + 3H2O = H3BO3 + 3HCl 卤化物都易水解,水解产物为两种酸: SiCl4 + 4H2O = H4SiO4 + 4HCl * (4) F 原子的半径也很小: r(F)=64 pm r(Cl)=99 pm 化学活泼性特别大。 类似的效应在O和N中也出现。 通常用贴近F原子的孤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来解释。由于F半径小,导致F的电子云密度高度密集,因而对任何外来的进入F的外层的电子产生较强的排斥作用,从而对F参与形成的键的键能产生削弱作用。 F在同族中的特殊性尤为突出,它的电子亲合势特别小; EA(F)=-322 kJ·mol-1 EA(Cl)=-348 kJ·mol-1 * 极化力相近,性质相似 同周期从左到右阳离子电荷升高、半径减小,极化力增强; 同族从上到下阳离子电荷相同、但半径增加、极化力减弱; 处于对角线的两元素,两种变化相互消长。使 总之, 第二周期元素与同族其他元素在性质上出现变化不连续的现象,却与第三周期斜对角元素相似。这被称为 对角线关系或对角线相似 * 为什么第二周期与第三周期同族元素性质明显差异?探讨其原因,有: (1) 第二周期元素在成键时只限于使用s和p轨道(以s-p的杂化轨道成键);第三周期元素还可使用3d轨道(如sp3d、sp3d2、sp3d3……杂化轨道成键), 共价数前者最大为4,后者出现5、6、7 ……等 。 (2) 第二周期元素作中心原子时,只以?键同其他原子键合,而第三周期元素和更重元素除生成?键外,还能生成p-d ?键。如 SO42-中,S、O之间除生成S→O外,还因O原子上有2p孤对电子,而中心 S 原子有空 d 轨道,在对称性匹配条件下(如2pz-3dxz)可重叠生成p-d ?键,这样,?-?键的生成使S-O键的键长比正常的单键短。 * As、Se、Br高价不稳定是由于其电子层中出现了3d电子亚层,3d电子的屏蔽常数为0.93,不能完全屏蔽一个核电荷,从而使这些元素的有效核电荷较大,为达最高氧化态所需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