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第六章土壤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土壤退化的后果 ★加剧人地矛盾 现在世界平均耕地约 0.28公顷/人;到2025年 将减少为 0.17公顷/人;土壤退化以贫困面最 大的亚洲、非洲最严重。 ★我国2000年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平的45%, 约1.51亩/人,而减少速率达750万亩/年; ★近四十年来,耕地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不断 上升,这是以牺牲土壤为代价的; (二)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是指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 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沙漠景观的环境 退化过程。 ★沙漠化是不发达的标志,是社会、经济、 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贫穷、土 地资源的不适当开发、滥用耕地和耕作方法 不当或过度放牧,更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世界沙漠化在不断扩大加剧,每年有600万 公顷以上的土地变成沙漠,有 2000万至 2100 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而完全失去生产能力; ★沙漠化的危害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破坏经济发展,引发战争或内乱; ◆促使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沙漠化的防治 ◆沙丘固定; ◆土壤保护; ◆增加绿化。 沙丘包围乡村 沙尘暴袭击北京 生态移民 内蒙古 植树种草,甘肃 沙丘固定 沙丘固定,北京 ★ 中国沙漠、沙漠化土地分布 ★我国约有一半国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 带,沙漠、沙漠化土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16%(153万km2)。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 积较大、沙漠分布较广、沙漠化扩展速度 较快、沙漠化危害较重的国家。 中国的沙漠、沙漠化土地的分布范围非常 广,主要分布在 35°N—50°N 之间的内 陆盆地及高原上,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 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达4500km, 南北宽 600km的沙漠带。 ★我国土地沙漠化扩展速度 50~70年代 1560km2∕a 80年代 2100km2∕a 90年代 2460km2∕a 2000年以来 3436km2∕a (三)土壤污染 1、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类: ①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2、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 ①污水灌溉。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其后果是在灌溉渠系两侧形成污染带。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②酸雨和降尘。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至3公里范围的点状污染。 ③汽车排气。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④向土壤倾倒固体废弃物。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⑤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属农业区开放性的。 3、土壤污染的防治: 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 合理使用农药 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 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 (四)耕地占用 主要是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 三、土壤改良与资源保护 1、不同的土壤类型采用不同的改良方法 ◆酸性土壤——采用化学方法,主要是加石灰; ◆盐碱土——灌溉洗盐配合排水,以绿肥与作 物轮作;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发展灌溉,采用 节水技术; ◆沼泽地区土壤——排水、加石灰、加沙土; 2、不同的土壤类型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 ◆水土流失的土壤:植树造林,直灌和植草、自然植被保护、封山育林,改进耕作技术; ◆风蚀和沙漠化的土壤:控制农垦、防治过牧、防风固沙,建立生态符合经营模式、种草植树; ◆次生盐碱化的土壤:合理灌溉,调控地下水位,精耕细作,多施有机肥 土壤沼泽化:开沟排水、消除渍害、多种经营、综合利用 针叶林林下 寒带针叶林之春 寒带针叶林之夏 10、苔原土壤——冰沼土 是在严寒湿润气候和苔原植被下发育形成的 土壤。土层浅薄(一般<50cm),质地较粗,下 面是基岩或永冻层,基本无农业利用价值。 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冰原的外缘地带。 苔原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