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报告四_陈易新_2012010136.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四 混凝土回弹试验 1 试验目的 通过对实际建筑物的质量检测掌握已有结构混凝土强度进行非破损试验的方法。内容包括: 1 测点布置方案的确定; 2 测试手段的选择; 3 测试仪器的操作; 4 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 5 结构物质量的评估。 2 试验设备 混凝土梁;回弹仪。 3 试验步骤 1 回弹仪操作练习 2 测点布置方案的确定 3 现场测点定位、标码和测量 4 试验方案 在1500mm×100mm×150mm的梁上两个支座(1400mm)内侧的两个侧面分别取60×60mm正方形测区,分别均匀布置16个测点,相邻测点距离20mm。对每个测区,将结果中16个数据舍去3个最大及3个最小值,对剩余10个值求平均,即为该测区的测定结果。 混凝土100mm×100mm×100mm试块抗压试验得出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28.2MPa。 5 试验数据处理 按测区记录数据如下表。 测区 1 2 3 4 测值 34 35 35 31 34 32 41 34 31 35 30 34 32 29 30 32 39 34 40 34 34 34 34 34 40 32 34 36 35 37 34 34 39 34 38 34 40 34 38 36 34 32 34 30 34 34 34 34 35 51 36 37 36 36 34 34 34 34 30 30 30 40 37 35 平均 35.7 34.6 34.4 33.8 34.6 6 误差分析 因大家第一次操作回弹仪,因此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主要失误有:1. 推动回弹仪时用力较大、速度较快导致误差;2. 对同一点,第一次回弹没有固定好,进行第二、三次时已将混凝土压实,测得强度偏高。另外,还有因固定摩擦力不足,导致回弹时梁有位移。这些均为该试验的偶然误差,通过舍去3个最大、3个最小值可以减小甚至消除该误差的影响。 回弹试验测得的混凝土强度比混凝土试块测得的混凝土强度高许多,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回弹试验的系统误差。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