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上骨折孙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诊疗方案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01 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内外上髁上方2cm范围内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发年龄为5~12岁。 早期处理不当易发生缺血性肌挛缩,晚期可出现肘内翻等畸形。 肱骨髁上 松质骨 皮质骨 力学上的薄弱点 多见于儿童 A 局部肿胀、压痛、畸形和功能障碍,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B 并发症:神经损伤、血管损伤 C X线摄片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 D 诊断要点 经络受损,血溢脉外,淤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瘀血凝滞证 血瘀气滞证 脾胃虚弱证 肝肾不足证 早期 中期 晚期 肿痛尚未除尽,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断骨未坚,筋脉疲软,肌肉瘦削,举动无力,腹胀纳呆,舌淡苔白,脉软无力,或见患肢肿胀经久不消。 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骨折分型 根据暴力的方向及骨折移位情况 伸直型 屈曲型 无移位型 伸直型骨折 将肱骨髁上推向后方 伸直型移位机理 尺偏移位 桡偏移位 屈曲型骨折 重力 肘部先着地 将肱骨髁上推向前方 屈曲型移位机理 Gartland 分型 治疗 非手术治疗 孙氏正骨手法整复术 伸直型为例 讲究动作熟练,一气呵成 禁止反复多次暴力,必要时在c臂机下进行 尽量减少侧方移位及旋转,矫正尺偏尺倾做到“矫枉过正”、“宁桡勿尺” 01 02 03 复位要点 1、材料 ①消肿止痛膏1张。②绷带2卷。③杉树皮小夹板4块。 2、包扎 复位成功后,患肢保持在前臂旋前位屈肘90°,按内、外、后、前的顺序放置夹板,扎带2束固定上臂段,1束固定前臂段,肘部用绷带作螺旋形包扎。患肢保持在屈肘近90°前臂旋前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固定包扎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适应症 1、年龄较大、功能恢复困难者。 2、可整复但不稳定的GartlangⅡ、Ⅲ型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者。 3、陈旧性骨折尚未愈合,折端移位较明显者。 4、合并同侧肱骨干或前臂骨折者。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症 1、开放性骨折。 2、新鲜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行手术探查者。 3、陈旧性骨折,折端移位明显、畸形严重(3个月以内)或者功能明显受限,且无法手法复位者。 4、不可复位,或整复不理想的GartlandⅢ型骨折。 5、大龄儿童及青少年术中闭合复位旋转移位不能矫正者。 药物治疗 AT 0 血瘀气滞证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推荐方药:本院跌打胶囊,止痛胶囊 AT 0 瘀血凝滞证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推荐方药:本院接骨胶囊 AT 0 脾胃虚弱证 治法:补益脾胃、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AT 0 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本院壮骨胶囊 01 02 早期药用本院消肿止痛膏、跌打膏、伤痛喷雾剂外涂。促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后期药用外洗方熏洗患处,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以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外治 功能锻炼 复位固定后即指导病人开始功能锻炼,帮助制定短期锻炼计划,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并督促检查完成情况 要求病人在锻炼时集中思想,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忌粗暴过猛 M 锻炼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主动配合、坚持锻炼 M 锻炼要做到循环渐进,逐渐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以不使病人感到疲劳,不加重骨折部分疼痛为度 M 优 良 可 差 疗效评定 伸屈较健侧减少10°以内,骨折解剖复位或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占骨折面1/5以内,断端桡侧嵌插,尺侧分离,肱骨下端前倾角减少在10°以内者 伸屈受限11°~20°,携带角减少5°~l5°,X线检查骨折断端尺侧略有嵌插,前倾角减少在20°以内者 伸屈受限21°~30°,携带角减少16°~20°,不需特殊治疗,X线检查骨折断端尺侧嵌插,桡侧分离,前倾角减少在20°以上者 肘关节伸屈受限在30°以上,携带角减少20°以上,X线检查骨折远端向尺后方移位者 参照天津医院治疗评价标准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路径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02 髁上骨折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42.4051) 标准住院日为≤7天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