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历史沿革: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是8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1980年立法开征《个人所得税》,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 1986年开征《城乡工商业个体户所得税》,适用于城乡工商业个体户; 1987年开征《个人收入调节税》,适用于中国公民的。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增加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际惯例的要求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个人征税的制度不规范。对个人所得征税,三税并列,按照国籍不同适用不同的税法,既违反公平原则,又不符合立法程序。从国际惯例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列为个人所得税征税项目。 二是原税法名义税率过高,税负偏重。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原个人所得税税法在征税范围、应税项目、免税政策等方面已同现实社会不适应,需要改进和完善。 1993年10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本着“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调节”的原则对原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重要修改,实行三税合并,新税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在征税对象方面,实行分类所得税。 2、在计税依据方面,实行定额和定率相结合,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方法。 3、在税率方面,实行分率课征制,税负较轻。 4、征收面不宽。 5、计算简便和计算税额时间的多样化。 6、以个人为计税单位。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1、有利于在国际交往中维护我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同时实行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 2、有利于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修改后的税法,适当提高了费用扣除标准,降低了税负,侧重于对高收入的调节,扩大了征税范围,体现了多得多征,公平税负的原则。 3、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对外籍人员的附加扣除,增强了我国涉外税收的吸引力。 4、有利于增强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 二、个人所得税税制的主要内容 (一)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境外取得所得的居民和非居民。 居住时间:在一个纳税年度年居住满365天的个人。一次不足30天,多次累计不足90天的临时离境,不减除日数。居住1~5年个人为长期居住,其境外所得,可以只就携带、汇入中国境内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满5年的为永久居住,从第六年起,就其我国境内、境外全部所得征税。 按照居民税收管辖权,政府对其境内、境外所得实行征税权。为了避免国际重复征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作了税收抵免规定。 一是准许抵免的应是纳税人在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 二是准许抵免的税额,不能超过抵免限额。 三是分国别计算抵免限额。 (3)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和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4)许可各种特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稿酬所得的计算例题: ( 3000-800) ×20% ×(1 -30%)=308(元) 5000× ( 1 - 20%)× 20% × (1 -30%)=560(元) * 劳务报酬所得计算例题: 1、 应纳税所得额=100000 × (1 - 20%)=80000 2、应纳税额=80000 ×20% =16000 3、加成额Ⅰ=(50000 -20000) ×20% ×50% =3000 4、加成额Ⅱ=(80000-50000) ×20% ×100% =6000 5、加成后应纳税额=16000+3000+6000=25000(元) 另: 加成后应纳税额=20000 ×20% +(50000 -20000)×30% +(80000-50000) ×40% =4000+9000+12000=25000(元) * 依据税后所得(不含税收入额)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适用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应纳税额=含税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 + 费用扣除标准)-不含税收入额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费用扣除标准-不含税收入额 4、应纳税所得额+费用扣除标准-不含税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5、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 6、应纳税所得额(1-适用税率)= 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 7、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 速算扣除数)÷(1-适用税率) (五)税收优惠 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 1、省、部、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财政学课件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第三章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及其发展.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第十一章非银行类金融中介监管.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国际金融第二版chapter04离岸金融市场.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国际金融第二版chapter06国际银行业.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国际金融第二版chapter08国际直接投资.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金融学精编版004第四章利息与利率.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金融学精编版005第五章外汇与汇率.ppt
-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金融学精编版011第十一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ppt
最近下载
- 奥迪C5使用说明书.pdf VIP
- 药品追溯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基于SINEs分子标记的拟南芥不同生态型的鉴定与划分-植物学专业论文.docx VIP
- 动车组调度基本知识.ppt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FJ01~03(2007年合订本):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7年合订本) 1.pdf VIP
-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完整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doc VIP
- 健康养老职业素养与安全:健康养老职业安全管理PPT教学课件.pptx
- 5《去外婆家》教案-2025-2026学年二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docx
- 机房搬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docx
- 第一单元 观察植物(单元测试)科学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 A3版.pdf
文档评论(0)